[实用新型]一种横机压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8244.3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9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靖敏;安勇强;俞惠钟;钟佳明;韩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56 | 分类号: | D04B15/56;D04B7/04;D04B15/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机压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机压纱装置,压纱装置包括设置在前针床和后针床高处端部的沉降片以及用于辅助沉降片压纱、将纱线压至前针床和后针床上的两相对沉降片交叉点下方的导纱片机构;两个三角底板编织机构各配置一个导纱片机构,该导纱片机构安装在三角底板编织机构的高处端部,随三角底板编织机构做左右横向往复运动;导纱片机构包括导纱片和基座,基座和三角底板编织机构连接,导纱片倾斜地安装在基座上,并能沿倾斜方向升降移动,通过下移实现压纱,上移抬起退出压纱。本实用新型利用导纱片来辅助沉降片下压纱线,压纱效果好,能避免浮纱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横机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横机压纱装置。
背景技术
横机在编织织物过程中,需要相应的压纱装置下压纱线,从而使纱线进入编制区域,现有横机压纱装置通常是采用沉降片,沉降片是通过推针三角的推力且以钢丝为轴做圆弧运动实现对纱线的下压,进而下压纱线进入编织区域,而传统的沉降片压不到浮在洞口的纱线,也就无法将浮在洞口的纱线压到沉降片的交点以下,出现浮线问题,影响针织产品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压纱装置进行改进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压纱效果好、避免浮纱的横机压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横机压纱装置,横机上安装有呈倒“V”形设置的前针床和后针床,前针床和后针床各配置一个位于对应针床上方且能做左右横向往复运动的三角底板编织机构,两个三角底板编织机构同样呈倒“V”形设置;压纱装置包括设置在前针床和后针床高处端部的沉降片,其特征在于:该压纱装置还包括用于辅助沉降片压纱、将纱线压至前针床和后针床上的两相对沉降片交叉点下方的导纱片机构;两个三角底板编织机构各配置一个导纱片机构,该导纱片机构安装在三角底板编织机构的高处端部,随三角底板编织机构做左右横向往复运动;所述导纱片机构包括导纱片和基座,所述基座和三角底板编织机构连接,所述导纱片倾斜地安装在基座上,并能沿倾斜方向升降移动,通过下移实现压纱,上移抬起退出压纱;所述导纱片包括导纱片本体,该导纱片本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和基座连接的安装孔,导纱片本体的底部连接有压线部,所述压线部由导纱片本体的底部倾斜地向一侧延伸而成,压线部上开设有开口倾斜朝下的压线槽,该压线槽的开设方向贯穿压线部的宽度,并且其槽口深度沿着压线部的宽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导纱片本体呈上窄下宽的板状结构,其上部的宽度小于下部的宽度,所述安装孔设置两个,位于导纱片本体的上部宽度较窄的部分。导纱片本体设计为呈上窄下宽的板状结构,一方面能减少材料成本,另一方面能减轻导纱片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为U型孔,U型孔可以使导纱片在横机上的安装位置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以使其更好地压线。
优选的,所述导纱片本体和压线部为一体成型,压线槽的槽底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当压线槽的槽口深度沿着压线部的宽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时,相应地,圆弧形的槽底横截面的半径逐渐减小,并且槽口宽度也逐渐减小。槽口深度及宽度设计为一端为开口大且深,并沿着压线部的宽度方向逐渐减小,开口大且深的那一端槽口首先能很好地使更多的纱线进入压线槽内,然后随着槽口深度及宽度逐渐减小,使纱线慢慢聚拢成束,方便后续沉降片压线。
优选的,所述槽口宽度最宽处为2.18-2.2mm,最窄处为0.82-0.85mm。
优选的,所述导纱片的整体高度为47.15mm,导纱片的宽度最大处为23.4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利用导纱片来辅助沉降片下压纱线,压纱效果好,能避免浮纱问题;导纱片的槽口深度及宽度设计为一端为开口大且深,并沿着压线部的宽度方向逐渐减小,开口大且深的那一端槽口首先能很好地使更多的纱线进入压线槽内,然后随着槽口深度及宽度逐渐减小,使纱线慢慢聚拢成束并将成束的纱线慢慢下压,将纱线压到两片沉降片的交叉点以下,避免浮纱,能很好地辅助后续沉降片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强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82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