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墙面清洁及水循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07198.5 | 申请日: | 2019-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6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阿娥 |
| 主分类号: | E01H1/00 | 分类号: | E01H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墙面 清洁 水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墙面清洁及水循环装置,包括移动车辆本体,移动车辆本体上端活动安装有机械臂,机械臂上端固定连接有清理装置,移动车辆本体上端相对机械臂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移动车辆本体上端相对机械臂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泵,通过清理装置整体为圆弧状设置,使得清理时能更贴合隧道内壁使得清理效率提高,通过通水管与加湿部相连通和通气管与烘干部相连通,使得能通过水泵与气泵使清理装置在清理时给内壁先加湿清理完后再吹干从而进一步提高清理效率的同时防止内壁发霉且通过烘干部上喷气通孔内设置有电热管使得喷出的气体能被加热以致烘干效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清洁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墙面清洁及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其中隧道主要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且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大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
目前隧道墙壁由于汽车尾气等原因容易堆积灰尘,而隧道墙壁因为洞内亮度原因基本均为浅色,因此堆积灰尘后使隧道内光线变暗,影响隧道美观的同时危害驾驶安全,且现有的隧道内壁清理设备大都缺少水回收装置与烘干装置,使得在清理完后容易使得路面积水的同时墙面还是容易发霉,从而降低清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隧道墙面清洁及水循环装置,以解决普通隧道内壁清理装置缺少水回收装置与烘干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墙面清洁及水循环装置,包括移动车辆本体,所述移动车辆本体上端活动安装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上端固定连接有清理装置,移动车辆本体上端相对机械臂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移动车辆本体上端相对机械臂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上端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水泵上端固定连接有通水管,所述移动车辆本体朝向隧道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水板,所述收水板上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清理装置左端设置有烘干部,所述清理装置右端设置有加湿部,所述烘干部朝向隧道内壁的一端开设有喷气通孔,所述加湿部朝向隧道内壁的移动开设有喷水通孔,所述清理装置上相对加湿部与烘干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清理部,所述喷气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管,所述移动车辆本体后端固定安装有洒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管与加湿部相连通,所述通气管与烘干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收水板为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部为清洁棉设置,且外侧开设有波浪状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喷气通孔与喷水通孔的内壁同为由内至外逐渐变得的倾斜圆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管与移动车辆本体上的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收水板后端安装头收集水箱且收集水箱与洒水装置向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装置整体为圆弧状设置。
一种隧道墙面清洁及水循环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能通过清理装置整体为圆弧状设置,使得清理时能更贴合隧道内壁使得清理效率提高,通过通水管与加湿部相连通和通气管与烘干部相连通,通过水泵与气泵使清理装置在清理时给内壁先加湿清理完后再吹干,从而进一步提高清理效率的同时防止内壁发霉且通过烘干部上喷气通孔内设置有电热管将喷出的气体能被加热以致烘干效率提高,其中通过清理部为清洁棉设置,且外侧开设有波浪状凹槽,使得清理部对加湿完后的内壁灰尘清理效率提高的同时能通过凹槽使得清理完的污水随着凹槽向下移动,从而方便后续水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阿娥,未经唐阿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7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控量功能的胶原蛋白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偶操控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