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7123.7 | 申请日: | 201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6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付学谦;唐锐;陈吴锋;谢继贤;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富电器(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2K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2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定子 组件 结构 | ||
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包括定子主体,所述定子主体上包括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上安装有内槽绕线,所述外槽上安装有外槽绕线,所述定子主体上固定有连接内槽绕线和外槽绕线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通电的引线组件,所述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引线组件电线导向连接的导向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器与内槽绕线、外槽绕线进行连接,再通过连接器与引线组件进行连接,可以有效增强内槽绕线、外槽绕线和引线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通过绝缘层、绝缘纸和绝缘片等结构对内槽绕线、外槽绕线的保护进行进一步的加强,有效提高了内槽绕线、外槽绕线的隔离绝缘效果,避免漏电造成定子组件发生短路,减少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定子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定子结构由于其自身的限制,线圈绕组直接与引线组件连接,连接方式是漆包线铜线缠线至引线裸露金属上,且缠绕的圈数有要求,缠线完成后剪断线头,此过程中缠线耗费了大量人力,加工工序繁杂,同时在剪断线头时存在剪断缠绕漆包线导致两者脱落分离的质量隐患。缠线工序过后对定子引线进行焊接,传统的焊锡工艺焊接的时间及温度较难稳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焊穿、虚焊等焊接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定子组件结构,包括定子主体,所述定子主体上包括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上安装有内槽绕线,所述外槽上安装有外槽绕线,所述定子主体上固定有连接内槽绕线和外槽绕线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用于连接通电的引线组件,所述连接器上设有用于引线组件电线导向连接的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槽上设有用于线路绝缘的内槽绝缘纸,所述内槽绕线安装在内槽绝缘纸上,所述外槽上设有外槽绝缘纸,所述外槽绕线安装外槽绝缘纸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槽上还设有对内槽绕线进行绝缘的内槽绝缘片,所述外槽上设有对外槽绕线进行绝缘的外槽绝缘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子主体上设有固定槽,所述连接器包括内槽连接器和外槽连接器,所述内槽连接器和外槽连接器均设有与固定槽配合安装的固定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槽连接器上设有插针组Ⅰ,所述外槽连接器上设有插针组Ⅱ,所述插针组Ⅰ和插针组Ⅱ均由两根插针组成,内槽绕线的接线端连接在插针组Ⅰ的两根插针上,外槽绕线的接线端穿过内槽绕线连接在插针组Ⅱ的两根插针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槽绕线上设有避免内槽绕线和外槽绕线导电的绝缘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子主体上设有捆线孔,所述捆线孔穿插有捆绑引线组件的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器与内槽绕线、外槽绕线进行连接,再通过连接器与引线组件进行连接,可以有效增强内槽绕线、外槽绕线和引线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同时,还通过绝缘层、绝缘纸和绝缘片等结构对内槽绕线、外槽绕线的保护进行进一步的加强,有效提高了内槽绕线、外槽绕线的隔离绝缘效果,避免漏电造成定子组件发生短路,减少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定子主体的俯视图。
图3为定子主体安装有绝缘纸和绝缘片后的结果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子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富电器(广东)有限公司,未经合富电器(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71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差分总线通讯的天线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散热除尘计算机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