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多级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7110.X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0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汪明泽;缪冠刚;叶龙;武争争;李进富;茅建勇;席签;谢雪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5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周培培 |
地址: | 3175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多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多级泵,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介质能力损失较大且容易在出口导流器上有颗粒沉淀物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泵体,设置在所述泵体内的叶轮,与所述泵体配合的球形内衬,设置在所述球形内衬内的出口导流器,所述出口导流器与所述叶轮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导流器上设置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球形内衬配合。其效果:在出口导流器是设置导流板,使小部分难以形成回流的介质在导流板的作用及大部分介质的引导作用下,逐渐形成回流,减少介质的能力损失,同时避免介质中的颗粒物质在出口导流器上沉淀形成污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多级泵,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出口导流器结构的立式多级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式多级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并设置在转轴上的的叶轮,与泵体配合的球形内衬,设置在球形内衬内的出口导流器,出口导流器与叶轮配合。介质通过叶轮被甩入出口导流器和球形内衬形成的腔内,在通过出口导流器上面的圆孔流出。
现有的立式多级泵存在的缺点:大部分介质在出口导流器和球形内衬的腔内做高速的旋转。小部分介质难以正常形成回流现象,这些介质内的颗粒物质(如泥沙等)会在出口导流器内沉淀形成污垢,难以清除。另外,介质在该腔体内回形成紊流导致介质的能量损失,从而影响水泵的性能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出口导流器结构的立式多级泵,在出口导流器是设置导流板,使小部分难以形成回流的介质在导流板的作用及大部分介质的引导作用下,逐渐形成回流,减少介质的能力损失,同时避免介质中的颗粒物质在出口导流器上沉淀形成污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立式多级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所述泵体内的叶轮,与所述泵体配合的球形内衬,设置在所述球形内衬内的出口导流器,所述出口导流器与所述叶轮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导流器上设置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球形内衬配合。在出口导流器是设置导流板,使小部分难以形成回流的介质在导流板的作用及大部分介质的引导作用下,逐渐形成回流,减少介质的能力损失,同时避免介质中的颗粒物质在出口导流器上沉淀形成污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导流板的上端向所述球形内衬顶部方向延伸,使导流板具有更大的表面积,与更多介质接触,使介质能够充分形成旋转,减少介质能量损失,及减少颗粒物质沉淀。
位于所述球形内衬内的泵轴上设置机械密封,所述导流板的内端与所述机械密封适配,所述导流板的外端与所述出口导流器的侧壁适配。
所述导流板上设置焊接脚,所述焊接脚与所述导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焊接脚弯折贴合所述出口导流器的底壁并与底壁形成焊接。导流板可以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出口导流器上,能够对现有立式多级泵上的出口导流器进行焊接改进,提高了导流板的通用性,方便改造现有的立式多级泵,
为了使导流板稳定,所述焊接脚至少为两个,分别相向弯折并与所述底壁形成焊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出口导流器是设置导流板,使小部分难以形成回流的介质在导流板的作用及大部分介质的引导作用下,逐渐形成回流,减少介质的能力损失,同时避免介质中的颗粒物质在出口导流器上沉淀形成污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出口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未经新界泵业(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7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埋地燃气管道用高效堵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镜头的智能采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