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缝式集诱鱼一体化过鱼建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7027.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发明;何宇康;郭建飞;张彪;高焕祥;刘华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缝式集诱鱼 一体化 建筑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缝式集诱鱼一体化过鱼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河床,设置在建筑物河床上的木桩(4),所述木桩(4)设置有多根,所述木桩(4)两侧的小倒三角形混凝土构件(2),过鱼建筑物一侧采用侧缝式墙体(1),所述侧缝式墙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PVC材质挡板(7);侧缝式墙体(1)上安装亮度和颜色可变的可调控诱鱼灯(8);过鱼建筑物尾部安装诱鱼声呐(3);实现高效率的鱼类洄游,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工程建筑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很好的实践了建筑与生态和平共处的理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缝式集诱鱼一体化过鱼建筑物。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能源紧缺,充分利用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但随着水电站的建设,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洄游鱼类因为大坝的阻拦而无法实现洄游,如果能更好的解决鱼类洄游问题,实现有效的过鱼建筑物运行效果,这对保护和改善河流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所以研究过鱼建筑物能够很好的秉承生态文明的理念。
但目前的过鱼建筑物基本为传统的水池堰式过鱼建筑物、竖缝式过鱼建筑物、管道式过鱼建筑物;运作工作效率低,工程量大,导流性差;建筑成本高。但本实用新型专利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侧缝式集诱鱼一体化过鱼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河床,设置在建筑物河床上的木桩4,所述木桩4设置有多根,所述木桩4两侧的小倒三角形混凝土构件2,过鱼建筑物一侧采用侧缝式墙体1,所述侧缝式墙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PVC材质挡板7;侧缝式墙体1上安装亮度和颜色可变的可调控诱鱼灯8;过鱼建筑物尾部安装诱鱼声呐3;
所述木桩4与建筑物河床直接焊接接触连接。
所述位于木桩4两侧的小倒三角形混凝土构件2直接与河床接触连接。
所述过鱼建筑物尾部结构为半倒八字形尾墙5。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实现高效率的鱼类洄游,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工程建筑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很好的实践了建筑与生态和平共处的理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木桩细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缝细部图。
其中:1为侧缝式墙体,2为小倒三角形混凝土构件,3为诱鱼声呐,4为木桩,5为半倒八字形尾墙,6为与其他建筑物连接功能处,7为PVC材料挡板,8可调控诱鱼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缝式集诱鱼一体化过鱼建筑物,包括建筑物河床,设置在建筑物河床上的木桩4,所述木桩4设置有多根,所述木桩4两侧的小倒三角形混凝土构件2,过鱼建筑物一侧采用侧缝式墙体1,所述侧缝式墙体1的开口处设置有PVC材质挡板7;侧缝式墙体1上安装亮度和颜色可变的可调控诱鱼灯8;过鱼建筑物尾部安装诱鱼声呐3;
所述木桩4与建筑物河床直接焊接接触连接。
所述位于木桩4两侧的小倒三角形混凝土构件2直接与河床接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7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