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于更换的工件加工车床用车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5943.2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2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范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业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于 更换 工件 加工 车床 车刀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便于更换的工件加工车床用车刀机构,包括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和固定杆装置,所述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包括内螺纹孔、固定主切削刃、固定插柱和内螺纹连接孔,所述固定主切削刃左前侧中间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固定主切削刃右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插柱,所述固定插柱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孔,将主切削刃分成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延伸杆装置和固定杆装置三个部分,当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损坏的时候,通过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与延伸杆装置分离,从而方便了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的更换,同时延伸杆装置和固定杆装置还可以继续进行使用,这样不仅提高了更换效率,而且还浪费了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刀机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于更换的工件加工车床用车刀机构。
背景技术
车刀的切削部分由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前刀面、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刀尖角组成;车刀的切削部分和柄部(即装夹部分)的结合方式主要有整体式、焊接式、机械夹固式和焊接-机械夹固式;机械夹固式车刀可以避免硬质合金刀片在高温焊接时产生应力和裂纹,并且刀柄可多次使用;机械夹固式车刀一般是用螺钉和压板将刀片夹紧,装可转位刀片的机械夹固式车刀;刀刃用钝后可以转位继续使用,而且停车换刀时间短,因此取得了迅速发展。
现有的车刀机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车刀机构在使用的时候,因为主切削刃是一个整体,所以在主切削刃损坏的时候,工作人员就会发现更换车刀机构非常麻烦,不方便更换,从而降低了更换效率,并且还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于更换的工件加工车床用车刀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降低了更换效率和浪费了资源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于更换的工件加工车床用车刀机构,包括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和固定杆装置,所述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包括内螺纹孔、固定主切削刃、固定插柱和内螺纹连接孔,所述固定主切削刃左前侧中间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固定主切削刃右端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插柱,所述固定插柱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连接孔,所述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左前侧上端位置处设置有副切削刃,所述副切削刃通过内六角固定螺母与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所述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旋转固定柱,所述旋转固定柱位于副切削刃后上方位置处,所述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右侧外壁位置处套接有延伸杆装置,所述延伸杆装置包括延伸插槽、延伸固定柱、延伸插柱、延伸内螺纹连接孔和延伸内螺纹固定孔,所述延伸固定柱左端中间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延伸插槽,所述延伸固定柱左上端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和左下端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延伸内螺纹固定孔,四个所述延伸内螺纹固定孔位于延伸插槽上下两端前后两侧位置处,所述延伸固定柱右端位置处设置有延伸插柱,所述延伸插柱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延伸内螺纹连接孔,所述延伸杆装置通过外六角固定螺母与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装置右侧外壁位置处套接有固定杆装置,所述固定杆装置包括内螺纹固定孔、固定插槽和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左端中间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插槽,所述固定连接杆左上端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和左下端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固定孔,四个所述内螺纹固定孔位于固定插槽上下两端前后两侧位置处,所述固定杆装置通过外六角固定螺母与延伸杆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副切削刃的形状结构设置为六边形结构,所述副切削刃中间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固定孔,所述副切削刃厚度设置为八毫米。
优选的,所述内六角固定螺母的形状结构设置有T型圆柱结构,所述内六角固定螺母上端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内六角凹槽,所述内六角固定螺母长度设置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外六角固定螺母设置为八个,八个所述外六角固定螺母长度设置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旋转固定柱由旋转柱、固定柱和旋转轴组成,且旋转轴套接在旋转柱中下方内部位置处,而固定柱位于旋转柱前端位置处,所述旋转固定柱通过旋转轴与插柱式主切削刃装置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业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业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5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藻喷洗沥干烘干一体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合双气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