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生产用油墨混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05432.0 | 申请日: | 2019-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6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关洁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睿顶金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7/20;B01F7/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生产 油墨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生产用油墨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机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机体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机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箱体的内部插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泵。该印刷生产用油墨混合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转动齿盘和从动齿盘,使得搅拌杆、搅拌齿和搅拌叶对油墨和稀释液进行混合搅拌,利用第二电机带动螺旋桨叶旋转,使得液体从下往上运动,使得机体内部的液体不断进行上下翻动,进而使得油墨和稀释液不停地产生碰撞,从而使油墨和稀释液快速混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生产用油墨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在对产品进行印刷之前需要将稀释液兑入油墨中,然后对稀释液和油墨进行搅拌使油墨稀释,使油墨和稀释液混合均匀,目前一般是采用人工对油墨和稀释液进行搅拌,人工搅拌的方式费时费力、搅拌效率较低、从而会降低印刷产品的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印刷生产用油墨混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生产用油墨混合装置,具备搅拌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人工搅拌混合存在缺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生产用油墨混合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机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机体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机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机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箱体的内部插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机体内部的主动齿盘,所述主动齿盘的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盘,所述从动齿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杆和搅拌齿,所述第一旋转杆的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机体内壁上,所述第一旋转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板上方的主动齿轮,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二旋转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盖板活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盖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机体内部的螺旋桨叶。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支撑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腿呈矩形阵列设置在机体底部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水管的上端延伸至机体的内部,并且与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水管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和搅拌齿等间距间隔设置,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搅拌齿的数量为八个。
优选的,所述搅拌齿和搅拌叶的表面均开设有分流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机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旋转杆以第一电机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机体内部的两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生产用油墨混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睿顶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睿顶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5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油管金属支架总成检具
- 下一篇:国六后处理器及其旋叶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