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离并网一体化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5244.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8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江彤旭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H02M3/158;H02M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100 云南省丽江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输出电路 本实用新型 并网逆变器 离网逆变器 后级电路 控制电路 前级电路 主电路 并网 光伏 电流检测电路 电压检测电路 驱动控制芯片 储能电池 光伏组件 升压电路 一体化 并网发电 创新性 逆变器 离网 推挽 电网 发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离并网一体化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所述前级电路包括与光伏组件连接的推挽升压电路和与储能电池连接的BUCK‑Boost升压电路;所述后级电路包括逆变输出电路,逆变输出电路分别连接负载和电网;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以及驱动控制芯片。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将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结合,实现光伏离并网一体化,既能满足并网发电和离网发电的需求,又能够解决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各自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色能源设备,特别是一种光伏离并网一体化逆变器。
背景技术
光伏是新能源供给线的主干力量,逆变器是新能源发电的重要环节,光伏逆变器则是光伏作为新能源供给电能的关键设备;光伏逆变器以其安装方式简易、能源获取便捷等特点,在新能源市场中大放光彩,促进了光伏逆变器市场蓬勃发展。光伏逆变器包括离网逆变器和并网逆变器,现在主要使用的是并网逆变器,但是并网逆变器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当电网断电后,由于孤岛保护,光伏电站切离电网并停机,只有当电网恢复正常供电后才能再次投入电网,在断电期间,太阳能电池板所发的电能没有被利用,造成了浪费;而离网逆变器,由于受天气的影响,供电不稳定,影响负载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离并网一体化逆变器,将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结合,在电网正常供电下并网发电,当电网侧无供电输出,切换到离网发电为负载供电,有效的解决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单独使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离并网一体化逆变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前级电路和后级电路,所述前级电路包括与光伏组件连接的推挽升压电路和与储能电池连接的BUCK-Boost升压电路;所述后级电路包括逆变输出电路,逆变输出电路分别连接负载和电网;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以及驱动控制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推挽升压电路包括电感L1、开关管S1、二极管D1和电容C1、C0;所述电感L1一端分别连接开关管S1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1的发射极,电容C0两端分别连接电感L1另一端和开关管S1的发射极。
进一步的,所述BUCK-Boost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2、电感L2、开关管S2、开关管S3和电容C3;所述电容C2一端连接电感L2一端,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3的发射极,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开关管S2的发射极和开关管S3的集电极,开关管S2的集电极和开关管S3的发射极之间串接有电容C3,开关管S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设有二极管D2,开关管S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设有二极管D3。
进一步的,所述逆变输出电路包括开关管S4、S5、S6、S7;所述开关管上并联有二极管,开关管S4的发射极连接开关管S6的集电极,开关管S6的发射极连接开关管S7的发射极,开关管S7的集电极连接开关管S5的发射极,开关管S5的集电极连接开关管S4的集电极;所述开关管S4的发射极还连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一端,电容C4另一端连接开关管S5的发射极。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变压器T1、放大器Q1和放大器Q2;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上串联有电阻R1和R2,变压器T1的次级一端连接放大器Q1的正向输入端,放大器Q1的反向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电容C5和电阻R3,放大器Q1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4,电阻R4连接放大器Q2的正向输入端,放大器Q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输出端,放大器Q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一端和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江彤旭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丽江彤旭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5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域性微电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电网整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