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4586.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2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葛强;柳荣芳;尹万云;金仁才;蔡得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F16M11/04 |
代理公司: | 11573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昌贵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人脸识别 安装座 固定槽 支撑杆 弧形连接块 上端 一体机 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卡槽 下端 底座 人脸识别技术 弹簧固定 上端固定 固定块 弹簧 杆壁 铰接 拉杆 工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有安装座,支撑杆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和安装座相连接,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和保护装置,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位于保护装置内。调节机构包括弧形连接块、固定槽、卡槽、弹簧、固定块和拉杆,弧形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下端,固定槽开设在支撑杆靠近上端的杆壁上,若干个卡槽呈弧形开设在弧形连接块对应固定槽的位置上,弹簧固定连接在固定槽的槽底。本实用新型使得调节角度十分地方便快捷,且能够对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而动态人脸识别是不需要停驻等待,你只要出现在一定识别范围内,无论你是行走还是停立,系统就会自动进行识别。
目前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大多是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调节角度十分地不便,且在不使用的时候,难以保护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使得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容易因为磕磕碰碰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大多是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调节角度十分地不便,且在不使用的时候,难以保护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使得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容易因为磕碰而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用动态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和安装座相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和保护装置,所述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位于保护装置内。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弧形连接块、固定槽、卡槽、弹簧、固定块和拉杆,所述弧形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下端,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支撑杆靠近上端的杆壁上,若干个所述卡槽呈弧形开设在弧形连接块对应固定槽的位置上,所述弹簧固定连接在固定槽的槽底,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弹簧的另一端,且与固定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远离弹簧的一端穿过固定槽的槽口并向其中一个卡槽内延伸,所述拉杆固定连接在固定块靠近弹簧的一端,所述拉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依次穿过弹簧和固定槽的槽底并向外延伸。
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支撑架、防护罩、驱动电机、螺杆和螺纹孔,所述支撑架呈倒“U”形设置,且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上端,所述防护罩罩在动态人脸识别一体机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架外的上端,所述螺杆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螺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穿过支撑架并向下延伸,且通过轴承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孔开设在防护罩的上端中心处,所述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槽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槽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固定连接在固定块的对应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拉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动把手。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靠近限位槽槽底的一端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滚珠槽槽底的一端穿过滚珠槽的槽口并与限位槽的槽底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对称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稳定槽内滑动连接有稳定块,所述稳定块远离稳定槽槽底的一端穿过稳定槽的槽口并固定连接在防护罩的对应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对称开设有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4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人脸识别分析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外可见光成像识别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