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桁架模板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1417.9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7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铭凯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3145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 桁架 模板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模板连接件,包括左右两侧的塑料底座,两个塑料底座紧贴在底模上,所述塑料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两个塑料底座之间设有金属连接板,所述塑料底座与金属连接板固定连接。该连接件改变了整体的结构在体积上更加小巧,使主力钢筋两边混凝土充分受力,强度更高,固定尺寸手工机器两用,施工速度快,提高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模板连接件。
背景技术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一种将楼板中的受力钢筋在工厂内焊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底模固定连接以形成底模和受力钢筋一体化的建筑制品。施工时,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固定在两承载梁之间,用混凝土直接浇注,底模承受混凝土的重力,钢筋桁架为底模提供无支撑刚度。与传统的通过底层支模来支撑混凝土的楼承板相比,钢筋桁架楼承板式加快了施工进度,增强了支撑效果。
为能使浇注完成后的底模回收利用,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可以将底模拆卸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当浇筑完混凝土,并等混凝土凝固后,可以将底模拆下来,以便重复回收利用。这种楼承板的钢筋桁架与底模通过连接扣件连接,连接扣件虽然实现了钢筋桁架与底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但是现有的连接扣件的底面经常与底模的上面不能紧密贴合,在浇筑混凝土后,会产生空鼓问题,进而导致连接扣件的底部与混凝土断开,严重影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质量。
公告号为:CN2081220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扣件,其用于将钢筋桁架可拆卸固定于底模,连接扣件设有卡槽,钢筋桁架 的下弦钢筋卡持在对应的卡槽内,连接扣件的底部可拆卸固定于底模,连接扣 件的底部紧贴底模,且连接扣件的底面开设有凹槽。连接扣件紧贴底模的底面开设有凹槽,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可自 动流入凹槽中,使得连接扣件底部的混凝土和楼板的混凝土连接成整体,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空鼓出现,进而避免连接扣件的底部混凝土断开。
上述的连接扣件一般都采用塑料件制成,因为考虑到本身的强度,连接扣件在体积上会做的比较大,但这样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的占比相对就比较小,浇筑完后的整体强度就不会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模板连接件,该连接件改变了整体的结构在体积上更加小巧,使与混凝土一起浇筑完后的整体结构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筋桁架模板连接件,包括左右两侧的塑料底座,两个塑料底座紧贴在底模上,所述塑料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两个塑料底座之间设有金属连接板,所述塑料底座与金属连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塑料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模上后,再将钢筋桁架上的两根钢筋焊接在金属连接板上,通过金属连接板与塑料底座结合,在强度保证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连接板比较薄,整体的体积就大大减小,使其更为小巧,与混凝土一起浇筑完后混凝土的占比就相对增多,从而浇筑完后的整体结构强度更高,同时使用金属连接板后与混凝土浇筑后的粘合力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连接板的底部高度高于塑料底座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可以自动流入金属连接板的底部,使得连接件底部的混凝土与楼板的混凝土连接成整体,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空鼓的出现,进而减少连接件的底部混凝土出现断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塑料底座上设有插槽,所述金属连接板左右两侧分别插设在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底座是注塑在金属连接板上的,插槽的设置使得金属连接板插到插槽内后与塑料底座连接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连接板靠近塑料底座底部的一端设有球形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铭凯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铭凯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14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