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1377.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3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杨春;李卫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皮 留置 固定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机构主体、导管、留置针针头、留置针针管和留置针连接头,固定连接机构主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导管,固定连接机构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留置针针管,留置针针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留置针针头,留置针针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机构主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体现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固定性,连接件大大提高了固定连接机构主体对装置固定的效果,体现了该装置的固定性,橡胶垫圈可以对螺纹杆进行保护的效果,大大提高了螺纹柱的使用寿命,体现了该装置的防护性,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留置针及深静脉穿刺针的广泛应用,其技术得到不断完善,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现有的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头皮针与肝素帽连接不稳定,导致头皮针出现污染和浪费药液的资源,或刺伤患者。同时现有的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往往都是使用胶布进行固定,不太牢靠。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成为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种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固定效果差和连接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机构主体、导管、留置针针头、留置针针管和留置针连接头,所述固定连接机构主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固定连接机构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留置针针管,所述留置针针管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留置针针头,所述留置针针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连接机构主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的顶端活动了解有端帽,所述固定机构的顶端活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固定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凹口,所述固定机构的另一侧贯穿连接有连接管道口,所述连接件的正前方固定连接有嵌入片,所述连接件的后面固定连接有闭合片,所述连接件的中间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推动机构的中间部位嵌入连接有头皮针,所述头皮针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螺纹柱。
优选的,所述固定连接机构主体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止水夹。
优选的,所述留置针针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留置针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的另一端紧密贴合有橡胶垫圈。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是由一端的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一侧的螺纹柱,推动机构中间部位的头皮针和头皮针两端的圆管共同组合而成的。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是由正前方的嵌入片,连接件的后面的闭合片和连接件另一侧中间的凸起共同组合而成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通过固定机构可以通过连接件,带动嵌入片和闭合片对物体进行控制,使得嵌入片和闭合片无缝连接,大大提高了固定连接机构主体对装置固定的效果,体现了该装置的固定性。
2.该种头皮针与留置针的固定连接结构,通过当推动机构通过螺纹柱对头皮针进行挤压时,头皮针更好的与肝素帽进行接触,避免头皮针在脱落后刺伤患者和输液药液的浪费,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体现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固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1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功率转化器
- 下一篇:一种钢筋桁架模板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