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1076.5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基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天富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4 | 代理人: | 唐绍烈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助行器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座椅、支撑杆,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相互交叉并铰接,当两个支撑杆两端上下靠拢时,左车架和右车架可向内收合;还包括S型固定块,S型固定块为横截面呈S型的拉伸体,S型固定块具有一个活动凹槽和一个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始终配合并固定在其中一根支撑杆的杆身上,活动凹槽随支撑杆相互靠拢卡合在另一根支撑杆的杆身。该助行器需要收合固定时,将左右车架向内收合后,轻轻挤压让支撑杆卡入活动凹槽即可完成收合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助行器,也叫助行车,是一种专门为腿脚伤残人群所设计的代步车。从功能上看,助行器主要由实现承载和导向功能的车体系统、实现车体系统前后行和转弯的行动系统以及实现刹车减速的安全系统组成。
由于助行器体积较大,不易收纳,故助行器的可伸缩性越来越受到注重,也逐渐成为助行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折叠系统。折叠系统能够帮助助行器节省空间,便于收纳和携带,可折叠助行器在收合状态后往往会设计收合固定的结构,传统收合固定结构形式多样、复杂,其中一种收合固定结构采用绑带沿助行器外围箍起来,最后用卡扣扣紧固定绑带,完成收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人觉得传统收合固定结构还是不够便利化,依然存在待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的收合固定结构,适用于可折叠助行器,使助行器收合后更方便快捷地固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折叠助行器的收合固定结构,包括左车架、右车架、座椅、支撑杆和S型固定块,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之间通过两根支撑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相互交叉并铰接,当两个支撑杆两端上下靠拢时,左车架和右车架可向内收合;S型固定块为横截面呈S型的拉伸体,S型固定块具有一个活动凹槽和一个固定凹槽,固定凹槽始终配合并固定在其中一根支撑杆的杆身上,活动凹槽随支撑杆相互靠拢卡合在另一根支撑杆的杆身。
进一步,所述S型固定块的材质为塑料,活动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固定凹槽内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在对应通孔的位置设有螺孔,通过螺钉穿过通孔配合螺孔,使所述S型固定块固定在支撑杆上。
进一步,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S型固定块结构小巧、精致,只需要该固定块就能保证助行器收合后的固定,节省成本,使用起来省时省力,而且避免支撑架过分靠拢而挤坏座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收合状态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合状态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S型固定块的轴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
左车架1,右车架2,座椅3,支撑杆4,5,螺孔41,S型固定块6,活动凹槽61,固定凹槽62,通孔621,螺钉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请参阅图1至图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基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基信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1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光通信激光二极管的混料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粘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