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维弹簧圈缠绕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00928.9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5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奕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神平医疗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3/04 | 分类号: | B21F3/04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刘娟宜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弹簧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维弹簧圈缠绕治具,该缠绕治具包括底板、配重块、支承板、第一连接板、顶针座、顶针、压紧组件、缠绕棒、垫块,配重块和支承板位于底板上方,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支承板上,顶针座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顶针固定在顶针座上,缠绕棒放置在支承板上,一端与顶针相抵接,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手柄,压紧组件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并将缠绕棒压紧,垫块对称设置在底板底部的左右两侧,靠近旋转手柄一侧的垫块的高度高于靠近顶针一侧的垫块的高度。该缠绕治具在缠绕弹簧圈时可以保证弹簧圈缠绕的紧凑度,而且可以用来进行导丝破裂试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器械制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二维弹簧圈缠绕治具。
背景技术
弹簧圈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由铂钨弹簧缠绕而成,在经过热处理定型前,需要先固定在螺旋缠绕治具上。现有的弹簧圈一般分为二维弹簧圈(Helical Coil)和三维弹簧圈(Complex Coil),弹簧圈通过导引导管和微导管,从股动脉进入人体,送入动脉瘤腔内。利用弹簧圈的机械闭塞作用以及血栓闭塞作用,将动脉瘤隔绝于载瘤动脉的血循环之外,从而防止动脉瘤破裂。根据动脉瘤的形状及大小,需要采用不同尺寸大小的弹簧圈。对于二维弹簧圈,主要的不同点是缠绕圈径不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证热定型后尺寸的稳定性,需企业自行设计一个缠绕弹簧圈的治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缠绕弹簧圈的治具。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维弹簧圈缠绕治具包括底板、配重块、支承板、第一连接板、顶针座、顶针、压紧组件、缠绕棒,配重块和支承板位于底板的上方,第一连接板固定在支承板上,顶针座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顶针固定在顶针座上,缠绕棒的一端与顶针相抵接,顶针的尖端位于缠绕棒的轴线上,缠绕棒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手柄,缠绕棒放置在支承板上,压紧组件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压紧组件将缠绕棒压紧,缠绕治具还包括垫块,垫块设置在底板的底部,垫块对称设置在底板的左右两侧,靠近旋转手柄一侧的垫块的高度高于靠近顶针一侧的垫块的高度。
由上述方案可见,转动旋转手柄,旋转手柄可以带动缠绕棒一起转动。缠绕棒的一端抵接在顶针上,顶针将缠绕棒的一端固定,这样缠绕棒在转动的过程中就不会在径向上发生偏移。配重块设置在与支承板和缠绕棒相对的一端,配重块可以使得底板的两端达到受力平衡,防止底板远离支承板和缠绕棒的一端在支承板和缠绕棒的重力作用下翘起。在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垫块,靠近旋转手柄一侧的垫块的高度高于靠近顶针一侧的垫块的高度,这样缠绕棒就会跟水平方向形成一个倾角,倾角的大小约为10°。当弹簧圈缠绕在缠绕棒上时,弹簧圈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下滑,就可以保证弹簧圈更加贴紧在缠绕棒的周壁上,保证弹簧圈缠绕的紧凑度。
优选地,支承板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每个支承板上均开设有第一缺口,缠绕棒放置进第一缺口内部。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第一缺口处设置有滚轴,缠绕棒的周壁与滚轴相抵接。
在上述方案中,将缠绕棒放置在滚轴上,当转动旋转手柄时,旋转手柄带动缠绕棒一起转动。滚轴可以减小缠绕棒在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减小转动阻力。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缠绕棒的周壁上开设有贯穿缠绕棒径向的通孔。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在底板上形成有第二缺口。
在上述方案中,当需要将弹簧缠绕在缠绕棒上时,将弹簧丝拉长约2cm,先将弹簧丝的一端穿入通孔中,将弹簧丝缠绕在缠绕棒上,用不锈钢丝将弹簧丝的一端缠绕固定,使弹簧丝在缠绕过程中不会从通孔中滑出。然后在弹簧丝的另一端挂上一定重量的砝码,使弹簧自然下垂,砝码从上向下穿过第二缺口。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缠绕治具还包括挡块,挡块的一端设置在通孔处,挡块的端面与缠绕棒的轴线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神平医疗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神平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0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