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吹塑气针改进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00630.8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9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夏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夫威尔(杭州)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9/60 | 分类号: | B29C49/6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1125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吹塑气针 改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塑气针改进结构,主要包括气筒、压缩弹簧和活塞,带有气管接头的尾盖固定在气筒的尾部,气筒内设置有活塞,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气筒上,另一端连接在活塞上,并由活塞带动,气筒头部设置有密封圈;设置在活塞内的进气口底部与气管接头连通,进气口的侧面开有第一通气口,吹气针固定在活塞头部并与出气通道连通,活塞侧面靠近第一通气口位置处开有与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二通气口;气筒内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台阶,并形成通气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有效提高气针扎入塑料料坯的成功率,降低产品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高效,同时并不增加气针的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加工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塑气针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吹塑制品加工时,需要用气针装在模具中,当压缩空气进入气针后,压缩空气推动气缸活塞带动气针扎入塑料料坯中,同时压缩空气通过气针将塑料料坯吹涨成型。
在传统的气针结构中,气缸活塞尾部通孔与前部的气针直通,结构简单,但存在的弊端是,气缸活塞刚开始运动时,大量的压缩空气就已从气针中吹出,而此时气针还未扎入塑料料坯中,从而会产生将塑料料坯“吹离”气针的情况,造成气针无法有效扎入塑料料坯的情况,产生大量报废品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吹塑气针改进结构,具有吹塑成功率和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吹塑气针改进结构,主要包括气筒、压缩弹簧和活塞,带有气管接头的尾盖固定在气筒的尾部,气筒内设置有活塞,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气筒上,另一端连接在活塞上,并由活塞带动,气筒头部设置有密封圈;设置在活塞内的进气口底部与气管接头连通,进气口的侧面开有第一通气口,吹气针固定在活塞头部并与出气通道连通,活塞侧面靠近第一通气口位置处开有与出气通道连通的第二通气口;气筒内壁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台阶,并形成通气槽。
进一步讲,向气管接头内通入压缩空气时,第一通气口被气筒内壁堵住,使得压缩空气只能作用在进气口顶部,从而推动活塞;当活塞上的第一通气口被推至通气槽上方时,压缩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口进入通气槽,再从第二通气口流入出气通道中,最后从吹气针中吹出,形成完整的吹气通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有效提高气针扎入塑料料坯的成功率,降低产品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2.结构简单、高效,同时并不增加气针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非吹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虚线表示气流路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吹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虚线表示气流路径)。
图3为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尾盖1、气筒2、通气槽2-1、压缩弹簧3、活塞4、进气口4-1、第一通气口4-2、第二通气口4-3、出气通道4-4、密封圈5、吹气针6、气管接头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夫威尔(杭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卡夫威尔(杭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0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绕线组外整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波带电子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