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曳引机减震防倾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200396.9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8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华;饶良涛;周秋冬;闵文辉;吴江;刘华;黄斌;赵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达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邓澄宇 |
| 地址: | 33010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曳引机 减震 防倾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曳引机减震防倾翻装置,包括曳引机本体,所述曳引机本体一侧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橡胶,所述第一减震橡胶一侧与曳引机本体活动相连,所述承重板另一侧设有底座,且所述承重板两端均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均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一侧两端均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多根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橡胶,所述第二减震橡胶一侧与承重板相连,且所述底座一侧中央固定连接有防倾翻杆,所述防倾翻杆贯穿承重板与曳引机本体,所述底座一侧两端设有限位块,该种曳引机减震防倾翻装置,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且有效的防止倾翻,安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曳引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曳引机减震防倾翻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的稳定性是衡量电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关系到乘客的体验感,因此,电梯核心部件曳引机的减震设计就成为关键难点之一,公知的电梯用曳引机,特别是高速电梯的曳引机,在运行时往往产生一定的振动和噪音,这对人们乘梯的舒适安全性会有很大的影响,人们为了满足高速电梯乘梯的舒适安全性,必须采用有效的减震方式,常见的方法是隔断曳引机与承重梁间的振动传递。但高速电梯的曳引机通常功率大、体积大,特别是在高速运行时的紧急制停,钢丝绳的强大牵引力容易导致曳引机的倾翻,甚至带来人身危,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曳引机减震防倾翻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曳引机减震防倾翻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减震橡胶,增加减震效果,通过设置减震槽、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橡胶,进一步增加减震效果,通过设置防倾翻杆,防止在曳引机在工作过程中倾翻,造成电梯内人员的危险,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通过设置限位块,限制钢丝绳的位置,固定钢丝绳的轨迹,防止钢丝绳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电梯倾翻,通过设置防滑层,增加防倾翻杆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曳引机减震防倾翻装置,包括曳引机本体,所述曳引机本体一侧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橡胶,所述第一减震橡胶一侧与曳引机本体活动相连,所述承重板另一侧设有底座,且所述承重板两端均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部均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一侧两端均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多根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橡胶,所述第二减震橡胶一侧与承重板相连,且所述底座一侧中央固定连接有防倾翻杆,所述防倾翻杆贯穿承重板与曳引机本体,且所述防倾翻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底座一侧两端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两端均设有通孔,且所述限位块内腔两侧均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一端均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均与限位块内壁固定相。
进一步的,所述防倾翻杆外周套接有防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与底座通过紧固螺栓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板与底座均设为矩形结构,且所述承重板面积小于底座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槽内嵌于底座,所述减震弹簧长度大于减震槽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曳引机减震防倾翻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减震橡胶,增加减震效果,通过设置减震槽、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橡胶,进一步增加减震效果,通过设置防倾翻杆,防止在曳引机在工作过程中倾翻,造成电梯内人员的危险,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通过设置限位块,限制钢丝绳的位置,固定钢丝绳的轨迹,防止钢丝绳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电梯倾翻,通过设置防滑层,增加防倾翻杆的稳定性,所以该种曳引机减震防倾翻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达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康达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03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胶带膜的节能干燥箱
- 下一篇:控制臂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