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浆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8628.1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马跃强;龙莉波;袁梦;成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浆 套筒 | ||
为了解决了传统的灌浆施工流程复杂、灌浆不密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浆套筒。一种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侧部下端的设置灌浆孔,所述套筒本体侧部上端的设置出浆孔,所述套筒本体的底部设置开孔,所述开孔通过塞子封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混凝土工程与预制装配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浆套筒。
背景技术
灌浆套筒工艺是目前预制剪力墙主要的连接方式。灌浆如不密实,孔道内就会形成空隙,造成钢筋不能被完全包裹。这样一来,大气中的水、空气等就容易进入这些空隙,并侵蚀钢筋。尤其在高应力状态下,钢筋更容易发生锈蚀、断裂,直接影响到房屋整体的安全性。
传统的预制剪力墙套筒灌浆施工方法为先将剪力墙吊装到位,插入钢筋,斜撑固定,上层混凝土达到所需强度后拆除模板支架。封堵剪力墙底部水平缝隙,再进行灌浆作业,将套筒与钢筋连接成整体,并在灌浆完毕后进行封堵。
传统的灌浆施工存在复杂的问题,且灌浆需进行分仓,灌浆过程中不可从不同孔注入,对工人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对套筒灌浆工艺进行革新,简化操作过程,提高灌浆密实度的保证率,是一种可行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了传统的灌浆施工流程复杂、灌浆不密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浆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浆套筒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侧部下端的设置灌浆孔,所述套筒本体侧部上端的设置出浆孔,所述套筒本体的底部设置开孔,所述开孔通过塞子封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浆套筒,在套筒本体的底部设置开孔,并通过塞子封堵。在对套筒本体进行灌浆时,灌浆料从灌浆孔灌入,当灌浆料从出浆孔溢出后,再对灌浆孔与出浆孔进行封堵。这样,灌浆料就不会从套筒本体中流出。
如此一来,预埋有本实用新型的灌浆套筒的预制墙体就可以分别对各个灌浆套筒进行灌浆,并在吊装前完成灌浆施工,从而降低了施工的难度。
在对预埋有本实用新型的灌浆套筒的预制墙体进行现场安装时,只需要将预制墙体吊装至安装位置,将钢筋插入套筒本体中,并利用钢筋将塞子压入套筒本体,使灌浆料与坐浆层形成整体,即可完成预制墙体安装,从而简化了施工的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灌浆套筒中,具体的,所述塞子为橡皮塞。
进一步的,所述灌浆套筒中,所述套筒本体设置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位置高于出浆孔,所述套筒本体的内部通过出气管与套筒本体的外部连通。出气管能平衡套筒本体内外的气压压强。在对灌浆套筒进行灌浆时,灌浆套筒内被灌浆料挤压的空气能够从出气管中排出,从而保证灌浆料能够充满套筒本体,提高了施工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灌浆套筒中,为了使灌浆料更充分的充满套筒本体,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套筒本体的顶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浆套筒的预制墙体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浆套筒的预制墙体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86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路面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热型PCB刚性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