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工套管转角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96897.4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3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弘易电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H02G3/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仕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7 | 代理人: | 乐珠秀 |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工 套管 转角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工套管转角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均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外侧周向设有至少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容置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转角结构安装简便,能够省去传统布线时的穿线步骤,大大提高了布线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布线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工套管转角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工布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需要转弯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通过转角结构来连接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套管,现有的转角结构都是一体成型的,使用时需要从转角结构的入口穿入并从出口穿出,操作费时费力,且在穿线过程中容易使电线外表层损坏,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现有转角结构大多都是单方向转弯,如果多个方向走线是则需要多个转角结构和套管,存在使用不便和浪费材料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工套管转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转角结构穿线过程费时费力,且无法实现多向转接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电工套管转角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均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外侧周向设有至少两个截面呈半圆形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容置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槽设有两个,所述通槽间的夹角为90°。
优选的,所述通槽设有三个,所述通槽呈“T”字型。
优选的,所述通槽设有四个,所述通槽呈“十”字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通过粘接剂与所述第二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的容置腔内均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设有螺孔,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通过螺丝锁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通槽固定连接形成管体,所述管体外侧设有加固装置。
优选的,所述加固装置为抱箍或固定环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与所述第二组件均为塑料件或金属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工套管转角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布线时,只需将电线先穿入套管中,再将需要拐弯的部分放入任意一个组件的容置腔和通槽中,并盖上另一组件即可实现转角布线,省去了从转角结构的入口穿入并从出口穿出的穿线步骤,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布线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组件内设有容置腔,能够为电线提供充足的转角空间,避免电线组件与转角结构侧壁摩擦而损伤电线,降低安全隐患。
3、本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两个通槽,通槽合并后形成至少两个管体,能够选择电线的走向,实现多个方向的布线,无需使用多个转角结构,能够合理布局节省空间并节约材料。
4、本实用新型管体外侧设有加固装置,能够保证转角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抱箍加固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固定环套加固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装配前电工套管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弘易电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弘易电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6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类端面孔加工自动定心夹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镜子加工的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