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浴缸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6775.5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3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孝发;林孝山;范武;李帅宇;李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3/02 | 分类号: | A47K3/02;A47K3/00;A47K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郑晓荃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浴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浴缸,所述浴缸用于人体沐浴,设有缸壁和缸底,缸壁和缸底包围形成容纳区,缸壁内表面设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人体背部支撑区,人体背部支撑区为一凹弧面,且与水平方向形成45度‑55度的夹角。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浴缸不能使沐浴者在浴缸内躺靠时,身体得到充分放松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运用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使沐浴者在浴缸内背部躺靠较平直,背部接触面积大,有效减少臀部和脊柱受力,使沐浴者达到放松状态,进一步地还能很好地防止沐浴者在躺靠时身体滑动,增进舒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浴缸。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用品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普通浴缸内表面未运用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沐浴者沐浴时无法舒适地躺卧在浴缸中,达到完全放松的状态。虽然有些浴缸的背部缸壁为倾斜设计,可使沐浴者实现一定的倚靠,增加了沐浴者的舒适度,但由于背部缸壁与缸体底面的夹角过大,沐浴者沐浴时的身体受力仍然在臀部和脊柱,不能很好地减少人体受力,让沐浴者有效放松;并且,由于人体背部为弧面,人体背部不能与背部缸壁贴合接触,接触面积过小,背部得不到很好的支撑,且在浴缸内水的浮力下,易使沐浴者身体滑动,无法满足沐浴者对舒适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浴缸,运用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使沐浴者沐浴时在浴缸内实现背部较平直躺靠,背部接触面积大,有效减少臀部和脊柱受力,使沐浴者达到放松状态。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浴缸,设有缸壁和缸底,缸壁和缸底包围形成容纳区,所述缸壁内表面设有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人体背部支撑区,人体背部支撑区为一凹弧面,且与水平方向形成45度-55 度的夹角。
基于上述第一方案,还设有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中,在浴缸内所述人体背部支撑区的相对位置,还设有供人体足部抵靠的止挡块。
基于上述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挡块设两组,形状为U形,两组所述的止挡块分别设于不同高度。
基于上述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中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止挡块为自缸底向上形成的至少一个的台阶。
基于上述第四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五技术方案,在第五技术方案中,所述台阶的宽度为 180-200mm,所述台阶的高度为60-80mm。
基于上述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六技术方案,在第六技术方案中,缸壁内表面于人体背部支撑区的顶部设有向外倾斜延伸的人体头部倚靠区,所述人体头部倚靠区与水平夹角为10度-25度。
基于上述第六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七技术方案,在第七技术方案中,所述人体头部倚靠区为一适应人体头部后脑形状的凹弧面。
基于上述第六或第七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八技术方案,在第八技术方案中,所述人体头部倚靠区和人体背部支撑区之间设有人体颈部支撑区,所述人体颈部支撑区为一凸起。
基于上述第一至第八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九技术方案,在第九技术方案中,所述人体背部支撑区相邻位置的缸壁内表面上分别设有人体手部倚靠区。
基于上述第一至第八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九技术方案,在第九技术方案中,所述人体背部支撑区相邻位置的缸壁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拉手,拉手朝人体背部支撑区方向往下倾斜,与水平夹角不大于30度。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6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宜行动不方便人群的改良型妇科检查床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式自动打扫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