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垃圾箱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96456.4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5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梁晨;曾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嘉华律师事务所 31285 | 代理人: | 黄琮;傅云 |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除臭 功能 垃圾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垃圾箱房,包括房体、顶盖和排风口,所述顶盖的底部与房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排风口位于房体的右侧,所述房体的内部包括有支撑板、两个安装块、两个限位块和两个限位杆,两个安装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支撑板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该具有除臭功能的垃圾箱房,通过设置了支撑板、支撑块和过滤网,使得进入垃圾箱房内部的垃圾可以存放在支撑板的顶部,然后垃圾内部包含的一些水通过过滤网进行过滤,然后通过通孔流入到的垃圾箱房的底部,最后这些水分通过垃圾箱房底部的通孔进入到排水槽的内部排出,减少了装置内部的水分,减小了细菌的滋生,使得该装置达到了除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垃圾箱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多的生活垃圾也被制造出来,保护环境清洁的意识在逐渐加强,垃圾箱房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现有的一些垃圾箱房主要由放置垃圾桶的房屋、垃圾箱房门及投口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垃圾通过投口进入到装置的内部,然后通过垃圾箱房来对这些垃圾进行存放,但有的垃圾在投放时会携带一些水分,这些水分也会进入到垃圾箱房的内部,当垃圾存放时间较长时,由于装置内部的水分较多,会滋生较多的细菌,从而使得装置的内部会产生臭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垃圾箱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垃圾箱房,具备除臭功能的优点,解决了当垃圾存放时间较长时,由于装置内部的水分较多,会滋生较多的细菌,从而使得装置的内部会产生臭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垃圾箱房,包括房体、顶盖和排风口,所述顶盖的底部与房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排风口位于房体的右侧,所述房体的内部包括有支撑板、两个安装块、两个限位块和两个限位杆,两个安装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支撑板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两个限位块相背的一侧分别与房体左侧和右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包括有螺纹槽、螺纹杆、连接块和转动环,所述螺纹槽位于限位杆的顶部,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与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的底部与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包括有支撑块和过滤网,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过滤网的底部与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房体的一侧包括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位于房体右侧的地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圆孔,所述安装块通过圆孔与限位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包括有支撑弹簧和支撑片,所述支撑弹簧的底端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片的底部与支撑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片的中心处与限位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所述支撑片的顶部与安装块的底部搭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顶部包括有转动轴和挡板,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与过滤网顶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挡板的底部与转动轴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挡板远离转动轴的一侧与房体一侧的内壁搭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一侧包括有拉环,所述拉环的一侧与挡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在支撑板的内部呈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排风口的内部包括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右侧与排风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排风扇。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6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速均质机倾斜传动结构
- 下一篇:轨道交通车辆应急逃生疏散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