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诱杀害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95896.8 | 申请日: | 2019-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郑昊;郑宏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昊 |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A01M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诱杀 害虫 | ||
一种自动诱杀害虫器,包括旋转盖、电机、电机架、加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盖为圆柱形,盖身设有旋转孔,盖顶内中间设有内丝牙螺丝孔;所述的电机转子轴端设有外丝牙,丝牙与旋转盖顶内的螺丝孔内的丝牙相适配;所述的电机支架有内支架、外支架,内、外支架间设有一个以上支撑,其中一个支撑带有电线孔,支架设有诱光源,电机设置在内支架上;所述的加温筒为电加热,筒上端设有引诱孔,下端设有投饵门、控制开关,筒身设有电线孔,筒身的外圆与旋转盖的内圆相适配,筒身的内圆与电机支架外支架外圈相适配,电机支架设置在加温筒扣处,电机支架带电线孔支撑的电线孔与加温筒身的电线孔相对应,电机、诱光源电源线经电线孔与控制开关相连。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诱杀害虫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各种害虫的困扰,人们想了各种 办法来杀死害虫。现市场上最常见的办法是药物杀害虫,但受到药物时效性、浓度等问题,消灭害虫效果不佳,且有药物残留,对空气造成一定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现 提供一种自动诱杀害虫器,能全天候、无药物诱杀害虫。
一种自动诱杀害虫器,包括旋转盖、电机、电机架、加温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盖为圆柱形,盖身设有旋转孔,盖顶内中间设有内丝牙螺丝孔;所述的电机的转子轴端设有外丝牙,丝牙与旋转盖顶内的螺丝孔内的丝牙相适配;所述的电机支架有内支架、外支架,内、外支架间设有一个以上支撑,其中一个支撑带有电线孔,支架设有诱光源,电机设置在内支架上;所述的加温筒为电加热,筒身上端设有引诱孔,下端设有投饵门、控制开关,筒身设有电线孔,筒身的外圆与旋转盖的内圆相适配,筒身的内圆与电机支架外支架外圈相适配,电机支架设置在加温筒筒口处,电机支架带电线孔支撑的电线孔与加温筒身的电线孔相对应,电机、诱光源电源线经电线孔与控制开关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孔和引诱孔的数量、形状大小相同,孔之间间隔同孔的宽度相等,电机一个旋转运动行程为孔的宽度。
一种自动诱杀害虫器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 全天候、全自动诱杀害虫。
3.无药物残留,纯物理诱杀,环保,健康。
4.根据害虫的习性,以不同诱饵诱杀害虫,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 一种自动害虫诱杀器结构图解。
图2 一种自动害虫诱杀器平面图。
图3 一种自动害虫诱杀器端盖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自动诱杀害虫器包括:1.旋转盖,2.旋转孔,3.电机,4.带外丝转子轴,5.支架外圈,6.支撑,7.支架内圈,8.带电线孔支撑,9.加温筒,10.筒身电线孔,11.引诱孔,12.投饵门,13.电源插头线,14.控制开关,15.旋转盖顶内螺丝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昊,未经郑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5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