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记本电脑后壳散热孔打孔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5784.2 | 申请日: | 201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8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宝泰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B21D28/26;B21D5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赵晨宇 |
地址: | 4027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记本电脑 散热 打孔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后壳散热孔打孔用模具,包括对向设置的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的一端通过横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均布有传动辊,所所述横板正对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传动辊正上方设置结构一致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立板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向下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所述高度调整机构与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正对所述传动辊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轴线与所述传动辊平行,所述滚动轮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后壳散热孔打孔用模具。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进行散热,所以在笔记本电脑后壳的生产过程中要进行打孔,笔记本电脑后壳包括金属板,散热孔设置在金属板上。
在对金属板进行打孔时,其利用冲压机进行,冲压机上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冲针,将金属板放置在冲压机的工作台上,利用胶带进行粘贴,然后手动摇动冲压机工作台,调整冲压机的工作台与冲针的相对位置,利用冲针对金属板进行打孔操作。在打孔时,需要对金属板进行定位,以保障打孔的准确性,现阶段在对其进行打孔时,经常需要用到模具,将金属板放置在模具中,但是现阶段在将金属板放置并取出模具时,比较复杂,涉及到放置工具或者取出工具,不利于提升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的笔记本电脑后壳散热孔打孔用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笔记本电脑后壳散热孔打孔用模具,包括对向设置的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距离等于金属板的长度,两个所述立板的一端通过横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均布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平行于所述横板,所述立板未连接所述横板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横板正对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传动辊正上方设置有金属板移动机构,所述金属板移动机构包括结构一致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靠近所述进料口设置,所述第二移动机构靠近所述横板设置,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立板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通过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向下设置有高度调整机构,所述高度调整机构与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正对所述传动辊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轴线与所述传动辊平行,所述滚动轮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
在使用时,将金属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横板放置,推动金属板从进料口处向横板移动,其中传动辊能够方便其移动,同时启动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使得动力输入机构带动滚动轮转动,使其能够带动金属板向横板运动,同时高度调整机构调整至与传动辊之间的距离等于金属板的厚度,当金属板位于第一移动机构下方时,第一移动机构上的滚动轮在动力输入机构的带动下自动向横板方向运动,因为立板之间的距离等于金属板长度,因此金属板在立板之间不会发生旋转,保障了精度,当金属板经过第二移动机构时,第二移动机构上的滚动轮同样带动其向横板移动,当金属板抵达横板并且挤压压力传感器,触发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此时动力输入机构停止动作,金属板到达模具中的标准位置,进行打孔时,模具下方的传动辊之间的间距能够保障金属板冲孔的废料落料,冲孔结束后,动力输入机构带动滚动轮反向运动将金属板从立板之间退出,完成下料。本实用新型提到的模具,能够进行精确地定位,同时可以自主完成安装和拆卸金属板,自动化程度高,有助于节省劳动力和投入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高度调整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自由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这样,气缸可以带动滚动轮实现升降,并且能够将滚动轮紧压在金属板上。
作为优化,所述滚动轮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滚动轮的轴线重合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宝泰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宝泰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5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棉提花织物的负离子保健整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槽体防漏连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