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4631.6 | 申请日: | 201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7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标;董吉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金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1 | 分类号: | G01M13/02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224015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啮合 齿轮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包括旋转盘、丝杆、支撑滚轮、支撑杆、滑框、第二弹簧、可拆卸齿轮、电机、第一弹簧以及滑杆,底座上端面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内侧安装有滑杆,滑杆环形侧面装配有第一弹簧,滑杆内侧安装有支撑滚轮,底座上端面安装有滑框,滑框内部安装有电机,电机前侧装配有可拆卸齿轮,电机下侧装配有第二弹簧,电机上侧安装有丝杆,丝杆上侧装配有旋转盘,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缺乏有效针对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有效对内齿轮进行啮合跑合试验,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属于内啮合齿轮跑合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在内圆上的为内齿轮,通常是内啮合齿轮机构中,齿圈上的齿轮为内齿轮。
内齿轮因为其结构的特殊性,生产出以后需要对其进行高速跑合试验,判断其跑合稳定性后方可投入使用,传统的缺乏有效针对性的内齿轮啮合跑合测试装置,不方便对内齿轮进行跑合测试,导致内齿轮生产标准不一,现缺乏有效针对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现在急需一种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有效对内齿轮进行啮合跑合试验,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包括跑合试验台主体、跑合试验机构以及底座,所述跑合试验台主体下侧安装有底座,所述跑合试验台主体内部设置有跑合试验机构,所述跑合试验机构包括旋转盘、丝杆、支撑滚轮、支撑杆、滑框、第二弹簧、可拆卸齿轮、电机、第一弹簧以及滑杆,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侧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环形侧面装配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杆内侧安装有支撑滚轮,所述底座上端面安装有滑框,所述滑框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前侧装配有可拆卸齿轮,所述电机下侧装配有第二弹簧,所述电机上侧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上侧装配有旋转盘。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侧装配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丝杆下侧相匹配,所述滑框上侧装配有丝座,且丝座内侧与丝杆螺型侧面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齿轮内部开设有套孔,所述可拆卸齿轮右侧装配有螺栓,所述可拆卸齿轮通过螺栓与电机前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滚轮外侧装配有滚座,所述支撑滚轮通过滚座与滑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外侧装配有限位卡头,所述支撑杆内部开设有滑孔,且滑孔内径略大于滑杆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下侧装配有橡胶座,所述第二弹簧设有多组,且多组第二弹簧规格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旋转盘、丝杆、支撑滚轮、支撑杆、滑框、第二弹簧、可拆卸齿轮、电机、第一弹簧以及滑杆,该设计能有效对内啮合齿轮进行跑合测试,解决了原有缺乏有效针对内啮合齿轮跑合试验装置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有效跑合试验性。
因电机上侧装配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与丝杆下侧相匹配,滑框上侧装配有丝座,且丝座内侧与丝杆螺型侧面相啮合,该设计通过旋转旋转盘调节电机上下移动进而控制跑合啮合度,因可拆卸齿轮内部开设有套孔,可拆卸齿轮右侧装配有螺栓,该设计方便更换不同规格的可拆卸齿轮,因支撑滚轮外侧装配有滚座,该设计有效支撑外接内啮合齿轮,因滑杆外侧装配有限位卡头,支撑杆内部开设有滑孔,该设计通过滑杆调节匹配不同规格的外接内啮合齿轮,因第二弹簧下侧装配有橡胶座,第二弹簧设有多组,该设计有效防止电机晃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有效对内齿轮进行啮合跑合试验,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金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金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4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薄板玻璃变形感应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