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交智慧候车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3602.8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6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储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宣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H02J7/35;H04N7/18;H04N5/225;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刘媛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 智慧 候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公交智慧候车廊,包括车廊进口、乘客下车通道、乘客上车通道和支撑柱;车廊进口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候车通道和第二候车通道,第一候车通道与车廊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入口,第二候车通道与车廊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入口,第二通道入口与第一通道入口结构相同,第二通道入口和第一通道入口的内部均设置有自动挡板,第二通道入口与第一通道入口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人体扫描仪;第二候车通道的末端设置为乘客上车通道,第一候车通道的末端设置有连接门,连接门一侧的隔板上设置激光探测仪,激光探测仪正对乘客上车通道的方向放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全有序,智能化操作,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公交智慧候车廊。
背景技术
公交站台作为城市的基础公共设施,既能为乘客遮阳挡雨,又能为乘客候车提供方便。现有的公交站台大多为露天站台,因此在天气寒冷时存在座椅冰凉的问题,使得乘客难以落座,这就导致公交站台的座椅利用率低,从而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7988585 U,公告日:2018.10.19)公开了公交站台,该公交站台包括站台主体;加热座椅,包括:座椅本体;供热装置,用于给所述座椅本体的表面供热;控制器,与所述供热装置相连,用于控制所述供热装置的加热参数;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所述站台主体的表面,且与所述控制器相连。该技术方案可对公交站台的座椅温度进行调节,以提升座椅的利用率以及用户的体验感。但是该公交站台对于行动不便的乘客,没有相应的候车上车的安全措施,并且容易产生拥挤,危险性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公交智慧候车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公交智慧候车廊,包括车廊进口、乘客下车通道、乘客上车通道和支撑柱;支撑柱设置有四组,分别位于整个候车廊的四周,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呈矩形结构的安装板,车廊进口的一侧设置有乘客下车通道,通过乘客下车通道便于乘客的快速下车。车廊进口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候车通道和第二候车通道,第一候车通道和第二候车通道之间通过隔板进行隔开,第一候车通道用于身体状况正常的候车人候车使用,第二候车通道用于生病的或者行动不便的候车人候车使用,第一候车通道与车廊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通道入口,第二候车通道与车廊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通道入口,第二通道入口与第一通道入口结构相同,第二通道入口和第一通道入口的内部均设置有自动挡板,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挡板的开启与关闭,从而打开第二通道入口与第一通道入口,第二通道入口与第一通道入口之间的顶部设置有人体扫描仪,当乘客进入到车廊进口中时,首先通过人体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然后将扫描的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后,判断出乘客的身体状态,处于正常或者非正常,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选择打开第二通道入口或者第一通道入口,然后乘客进入到第二候车通道或者第一候车通道中候车。
所述第二候车通道的末端设置为乘客上车通道,第一候车通道的末端设置有连接门,连接门一侧的隔板上设置激光探测仪,激光探测仪正对乘客上车通道的方向放置,通过激光探测仪可检测乘客上车通道的位置是否有人,当有人时,连接门处于关闭的状态,当无人时,连接门处于打开的状态。当公交车到站时,处于第二候车通道内部的乘客,可首先通过乘客上车通道上车,然后在激光探测仪检测到乘客上车通道的位置无乘客时,然后经过计算机控制将连接门打开,从而第一候车通道内部的候车人员通过乘客上车通道进行上车。通过设置第二通道入口、第一通道入口和连接门将行动不便的乘客与行动便利的乘客进行分离候车,从而便于行动不便的乘客首先上车,在保证乘客有序排队上车的同时,也防止过度拥挤给行动不便的乘客带来危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支撑柱的上部内侧均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的设置用于拍摄整个车廊的周围环境,防止盗贼或者不文明的现象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宣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宣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36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