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胃肠镜下治疗用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1795.3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4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文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A61B1/31;A61B1/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地址: | 274300 山东省菏泽市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胃肠 治疗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肠镜下治疗用套管,包括: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胃肠镜砼导管和辅助治疗通道管;一充气囊管,所述充气囊管包括一连接桥块和四气囊瓣,所述充气囊管通过连接桥块与所述外套管的底部相连通,四个所述气囊瓣均位于所述连接桥块上,所述四个所述气囊瓣之间相互连通,还包括位于所述辅助治疗通道管一侧内部设置的抽拉气管,所述抽拉气管的尾端与一个所述气囊瓣相连通。本实用提供的胃肠镜下治疗用套管,不仅避免了使用肠胃镜检查时,因为需要反复进入肠胃内而造成挫伤肠道组织的问题,同时,也方便了在进行使用医疗设备进行治疗时,依旧可以使用肠胃镜进行观察辅助配合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胃肠镜下治疗用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内在对患者进行胃肠镜操作的过程中,使用外套管对胃肠进行辅助检查治疗的方式是比较的常见的,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进行胃肠镜检查时反复进肠胃内对消化道上的细胞组织造成伤害,并且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异物钳、活检钳等医用器械,而单通道的外套管在使用的时候就显得极为的不便,并且,在进行洗胃等操作的时候,会发生胃液沿着外套管的管道溢出的问题,成为了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镜下治疗用套管,以解决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胃肠镜下治疗用套管,包括:
一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胃肠镜砼导管和辅助治疗通道管;
一充气囊管,所述充气囊管包括一连接桥块和四个气囊瓣,所述充气囊管通过连接桥块与所述外套管的底部相连通,四个所述气囊瓣均位于所述连接桥块上,四个所述气囊瓣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充气囊管还包括位于所述辅助治疗通道管一侧内部设置的抽拉气管,所述抽拉气管的尾端与一个所述气囊瓣相连通;
一活动瓣,所述活动瓣具体为六瓣结构,所述活动瓣的顶部设置有转接座,所述活动瓣通过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连接桥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管相邻顶端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中空的咬合块。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管具体为椭圆形或圆形柱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外套管具体为半径大小为13mm的医用软管。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治疗通道管具体为半径大小为2.8mm的医用软管。
作为优选,所述胃肠镜砼导管具体为半径大小为10mm的医用软管。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桥块具体为质地较硬的塑料支架,且外壁包裹一层硅胶外衣。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胃肠镜下治疗用套管,将外套管分隔为胃肠镜砼导管和辅助治疗通道管,不仅避免了使用肠胃镜检查时,因为需要反复进入肠胃内而造成挫伤肠道组织的问题,同时,也方便了在进行使用医疗设备进行治疗时,依旧可以使用肠胃镜进行观察辅助配合治疗;同时,底部采用的六瓣式的活动瓣结构,很好的解决了洗胃时的液体或是胃液沿着外套管溢出的问题。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囊管充气转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瓣结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未经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17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