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制药储存和运输用储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1035.2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2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迪瑞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制药 储存 运输 用储液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制药储存和运输用储液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切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袋体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悬挂孔,所述袋体远离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连接内法兰,其中,两个连接内法兰上连通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另一个连接内法兰上连通设有取样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取样液管。有益效果:减少了药液污染的几率,保证了混合药液的质量,保障了生物制药的质量。通过将袋体切面呈等腰三角形,使得药液方便流出,减少了袋体内残留的几率,增加了注射剂量的精准性,可通过取样液管取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制药的药品转移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生物制药储存和运输用储液袋。
背景技术
在混合生物制药的原料药时,须用注射器将药水从袋中抽出,然后再将药水注入装粉剂(或水针剂)的生物制药瓶内,重复上述工作,直到生物制药瓶内有足够的药液为止。然后将西林瓶反复摇动直到瓶内的药混均为止,再用注射器将瓶内的药抽出注入到袋中,反复几次,直到瓶内的药全部被抽出为止。现有的硬接口输液袋的混药与出药为同一通道,极易造成药液污染。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制药储存和运输用储液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制药储存和运输用储液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切面呈等腰三角形,所述袋体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悬挂孔,所述袋体远离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开设有数量为三个的连接内法兰,其中,两个连接内法兰上连通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另一个连接内法兰上连通设有取样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取样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悬挂孔的一侧且位于所述连接片内部嵌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袋体的一侧固定设有遮挡片,所述遮挡片的一侧固定设有挡尘兜,所述挡尘兜与所述进液管、出液管和取样液管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数量为进液管和出液管,使得可通过进液管进行进液,然后再经过出液管进行出液,减少了药液污染的几率,保证了混合药液的质量,保障了生物制药的质量。
(2)、通过将袋体切面呈等腰三角形,使得药液方便流出,减少了袋体内残留的几率,增加了注射剂量的精准性。
(3)、通过设置加强筋,增加了连接片上的悬挂孔的承载能力,通过设置挡尘兜,使得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减少进液管和取样液管污染的几率。
(4)、通过设置取样液管,其中进液管的直径大于取样液管的直径,可以随时取样液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生物制药储存和运输用储液袋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生物制药储存和运输用储液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袋体;2、连接片;3、悬挂孔;4、连接内法兰;5、进液管;6、取样液管;7、加强筋;8、遮挡片;9、挡尘兜;10、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迪瑞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迪瑞尔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1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智能行李箱
- 下一篇:一种带风扇的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