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磨骨模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90552.8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孟栋良;姚松林;崔贺强;童安磊;朱佳敏;冷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17 | 分类号: | A61B17/1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3 | 代理人: | 潘欣欣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属于医疗用具领域,包括主体和把手,所述把手位于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用于划线和比较;所述把手用于手持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生产冲压原理、人机工程学、结合医生实际操作使用场景、机械力学相结合,完成一种用于神经刺激器植入前的辅助操作器械设计,从而帮助医生更加快捷、有效、正确地安装神经刺激器;减小了颅骨切割位置不准确、颅骨切割偏小或者偏大的风险,极大的帮助了医生对手术的进行,减轻了患者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磨骨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神经外科临床手术中,有源植入的医疗器械一般会包含神经刺激器,而神经刺激器又分为植入人体头部以下位置的神经刺激器和植入人体颅骨内的神经刺激器。
在颅骨切除手术中,需要精确控制切割精度,包括切割位置、切割轮廓,需要一款制作方便、操作简单,即可用于确定切割范围又可用于检验切割正确与否的磨骨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磨骨模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主体和把手,所述的主体为曲面片体,所述主体的曲率与人体颅骨表面最小曲率相同;所述的把手凸出所述主体表面。
上述方案中,主体和把手相互固定连接,主体用于与颅骨贴合并放置在颅骨表面,把手方便把持并控制主体与颅骨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主体为片体,其外周轮廓经过设计,沿主体外周轮廓可划线确定颅骨需要切割的精确位置,颅骨切割后的所形成的孔洞通过与主体的外周轮廓比较,可确定切割是否准确,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颅骨进行补充切割。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和把手一体成型。为方便制作,主体和把手初始状态为一大平面体,需用专用模具进行冲裁与冲压。其中主体外轮廓和把手的三侧边由模具冲裁而成(保留一边不冲裁,保持把手和主体的连接状态);随后由模具对把手位置和主体位置进行冲压;最终形成带有弧度和手柄的磨骨模板。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呈弯曲弧状。把手设置为弧状便于手持把握。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体外部轮廓为矩形。主体外部轮廓设置为矩形为一般颅骨切割的常规外形,且矩形切割均为直线便于切割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生产冲压原理、人机工程学、结合医生实际操作使用场景、机械力学相结合,完成一种用于神经刺激器植入前的辅助操作器械设计,从而帮助医生更加快捷、有效、正确地安装神经刺激器;减小了颅骨切割位置不准确、颅骨切割偏小或者偏大的风险,极大的帮助了医生对手术的进行;也防止了神经刺激器植入患者后因植入位置不合适,会凸起一小块的尴尬情况,减轻了患者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的条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做进一步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磨骨模板,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主体1和把手2,主体1为曲面片体,主体1的曲率与人体颅骨表面最小曲率相同,主体1外部轮廓为矩形;把手2凸出主体1表面,把手2呈弯曲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05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浪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线束隐藏功能的叉车护顶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