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包式氧气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9125.8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3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包 氧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包式氧气袋,包括袋体,袋体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进氧口、出氧口,出氧口连接有出氧管,袋体的侧面沿纵向方向间隔设有两根平行的支撑梁体,袋体上套设有与支撑梁体对接的扁带,扁带的一端与支撑梁体的一端通过第一调节扣连接,支撑梁体的另一端内纵向设有可转动的转轴,且扁带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扁带一侧的转轴上设有带动转轴转动的发条,袋体的一侧设有背带,背带的两端分别和两根支撑梁体铰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氧气袋的病人在进行离床运动时,不便携带、不易稳定出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包式氧气袋。
背景技术
氧气袋是抢救病人或病人转移过程中常用的应急供氧装置,由于其重量轻,携带便捷而被广泛使用。
目前常用的氧气袋主要包括袋体、出氧口、进氧口和连接于出氧口的吸氧管,在病人康复阶段时,常常需要病人进行离床运动,以助于病人病情的快速恢复,氧气袋在离床使用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不便携带的问题,另一方面,其出氧利用氧气袋自身压力或者设置挤压机构来控制出氧,依靠自身压力出氧,存在出氧气流不稳定的问题,挤压机构虽然能稳定出氧,但现有的挤压机构结构相对复杂,在增加了制造成本的同时,增加了氧气袋结构的复杂性。因此我们急需一种背包式氧气袋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包式氧气袋,解决了现有氧气袋的病人在进行离床运动时,不便携带、不易稳定出氧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包式氧气袋,包括袋体,袋体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进氧口、出氧口,出氧口连接有出氧管,袋体的侧面沿纵向方向间隔设有两根平行的支撑梁体,袋体上套设有与支撑梁体对接的扁带,扁带的一端与支撑梁体的一端通过第一调节扣连接,支撑梁体的另一端内纵向设有可转动的转轴,且扁带的另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扁带一侧的转轴上设有带动转轴转动的发条,袋体的一侧设有背带,背带的两端分别和两根支撑梁体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效果:在扁带端末与第一调节扣连接时,部分扁带缠绕在转轴上,使扁带端末与第一调节扣断开,发条带动转轴回转一段距离,扁带端末在不使转动转动的情况下不能与第一调节扣对接,通过进氧口向袋体内充入一定的氧气,再密封进氧口,拉动两根扁带,使转轴转动,转轴褪出一部分扁带,发条收缩蓄力,使两根扁带与第一卡扣连接,并使靠近进氧口的发条收缩大于靠近出氧口的发条收缩,通过背带背负在病人的肩上,接通出氧管上的开关,实现供气,在上述过程中,发条收缩蓄力,发条有带动转轴回转的趋势,转轴施加扁带拉力,扁带挤压袋体,达到袋体挤压的工作,靠近进氧口侧的扁带拉力大于靠近出氧口侧的扁带拉力,使袋体内的氧气充分排出,通过背带的设计使病人便于携带。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氧气袋的病人在进行离床运动时,不便携带、不易稳定出氧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支撑梁体由塑料制成,支撑梁体与袋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两根支撑梁体通过多根由塑料制成的加固梁体连接,且加固梁体靠近袋体的一侧和支撑梁体靠近袋体的一侧共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支撑梁体相对侧的袋体侧面设有多个套环,且扁带穿过套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袋体的一侧沿支撑梁体轴线方向设有两根背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背带上设有第二调节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氧气袋的病人在进行离床运动时,不便携带、不易稳定出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9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污染防治用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胆汁引流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