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止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8593.3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东;薛鹏飞;姜超亿;田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志东;薛鹏飞;姜超亿;田以荣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冉玲芬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工程施工 止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止水结构,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斜面设有若干混凝土加固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之间设有水泥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内设有下水管所述凝土加固层斜面设有防水层,其中所述水泥层内设有进水腔,所述进水腔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腔斜边设有防水树脂层,所述进水腔与所述下水管连通,所述水泥层一侧还设有石料层,所述石料层内设有用于加强的不锈钢支架,其中所述防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防腐层、泥土层及防水砖。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排水防护,避免水源大量渗入坝体之中,延长使用寿命,内部采用进水腔的与排水管的设计,使得渗入坝体内部的水可以通过管道排出,避免水体停留时间过长影响坝体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现有的堤坝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水渗入大坝内部,导致缩短了堤坝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止水结构,能有效解决大坝渗水的问题,及时将水排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止水结构,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斜面设有若干混凝土加固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之间设有水泥层,所述混凝土加固层内设有下水管,所述凝土加固层斜面设有防水层,其中所述水泥层内设有进水腔,所述进水腔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腔斜边设有防水树脂层,所述进水腔与所述下水管连通,所述水泥层一侧还设有石料层,所述石料层内设有用于加强的不锈钢支架,其中所述防水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防腐层、泥土层及防水砖。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防腐层为沥青板,且所述防腐层内设有渗水管,所述渗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下水管与所述进水腔连接处设有防漏密封圈。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位于最底端的所述混凝土加固层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内部中空且采用涂有漆酚树脂漆的混凝土砖块堆砌而成,所述排水槽与所述下水管连通,所述排水槽一侧设有排水孔。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水泥层内填充吸水棉。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进水腔之间通过所述下水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解决了堤坝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水渗入大坝内部,导致缩短了堤坝的使用寿命的缺点;采用多层排水防护,避免水源大量渗入坝体之中,延长使用寿命,内部采用进水腔的与排水管的设计,使得渗入坝体内部的水可以通过管道排出,避免水体停留时间过长影响坝体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加固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泥层示意图。
附图标记:1-坝体、2-混凝土加固层、3-水泥层、4-防水层、5-下水管、6-防漏密封圈、301-吸水棉、302-防水树脂层、303-进水管、304-进水腔、305-石料层、306-不锈钢支架、401-防水砖、402-泥土层、403-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志东;薛鹏飞;姜超亿;田以荣,未经顾志东;薛鹏飞;姜超亿;田以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8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