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8276.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3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琳;曾爱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发施迈茨工业炉(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10 | 分类号: | G01K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炉 测温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包括:供盖设于真空炉顶部开口的盖体;以及对应穿设于盖体且长度与真空炉相匹配的若干电偶,且电偶倾斜设置,使得若干电偶的测温端相互靠近,从而减小电偶之间由距离差异造成的误差。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电偶读数差异大的问题,降低三个电偶之间的读数误差,使得测试数据更加精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炉中的控温偶的布置必须满足AMS2750E对系统精度的要求,该标准中要求控温偶、超温偶和常驻系统精度偶,必须分布在直径为76mm的球体内。
目前大多采用三只S型热电偶竖直插入真空炉内,且围合呈三角形,并保持三只电偶之间的间距为50mm来测量真空炉中某一点位的温度,采用这种设置方法虽然能够满足三只电偶分布在直径为76mm的球体内的标准,但在低温阶段,温度随距离变化差异极大,因此三只电偶的度数差异较大,很难达到AMS2750E中对测试结果的要求,即很难满足控温偶和系统精度偶读数差异小于1.7°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解决了电偶读数差异大的问题,降低三个电偶之间的读数误差,使得测试数据更加精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包括:
供盖设于真空炉顶部开口的盖体;以及
对应穿设于盖体且长度与真空炉相匹配的若干电偶,且电偶倾斜设置,使得若干电偶的测温端相互靠近,从而减小电偶之间由距离差异造成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采用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通过将电偶倾斜设置,使得电偶的测温端相互靠近,此时电偶的设置既满足分布在直径为76mm的球体内的相关标准,电偶测温端之间的距离又比较小,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大大减少电偶之间因存在较大的间距而产生的测量误差,解决了电偶读数差异大的问题,降低三个电偶之间的读数误差,使得测试数据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盖体对应电偶开设有若干倾斜的通孔,且该通孔靠近真空炉的一端相互靠近。
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通孔中固定安装有卡套,电偶通过卡套安装于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卡套的外壁气密焊接于通孔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电偶设置有三个,三个电偶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每一电偶向靠近盖体中心线的方向倾斜,使得三个电偶的测温端相互靠近。
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电偶与盖体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
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电偶设置有三个,三个电偶位于一直线上,位于两边的电偶向位于中间的电偶倾斜,使得位于两边的电偶的测温端向位于中间的电偶的测温端靠近。
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位于两边的电偶与位于中间的电偶之间的夹角为3°。
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电偶为单芯S型热电偶。
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盖体为法兰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的测温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真空炉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发施迈茨工业炉(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益发施迈茨工业炉(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8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屋面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AGV用物料阻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