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8248.X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罗义琼;周利英;张超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4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旋转控制杆、可拆限位机构和贴片,所述旋转控制杆的底端连接有夹块,所述螺纹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可拆限位机构的底端外部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插孔。该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与现有的普通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相比,可以对该装置与病人皮肤表面粘连的边缘进行吸汗,维持该装置与病人皮肤之间粘连的稳定性,防止汗液对该装置的粘连造成影响,并且可以对该装置内部进行多方位的限位固定,提高了引流管在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对该装置内部零件进行拆卸,有利于其内部零件的重复使用,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节省了该装置原料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引流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引流是一种在外在摄像辅助的条件下,对人体器官内部存在的病理性体液淤积进行穿刺抽吸、引流,从而达到减压和治疗目的手术操作,而在穿刺引流过程中,需要对穿刺引流管进行固定,维持穿刺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才能有利于对病人体内进行持续引流。
现有的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透气性较差,使得病人皮肤表面的汗液容易对该装置的粘连固定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导流管的固定,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穿刺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旋转控制杆、可拆限位机构和贴片,所述旋转控制杆的底端连接有夹块,且旋转控制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防护套,所述可拆限位机构的底端外部安装有固定底座,且可拆限位机构位于限位槽的底端,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插孔,且插孔的内壁表面粘连连接有橡胶层,所述贴片的内部设置有吸汗透气机构,且贴片位于固定底座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夹块通过旋转控制杆和螺纹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构成升降结构,且夹块的内表面设置为粗糙结构,并且夹块通过橡胶层与插孔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可拆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块、锁杆、支撑杆和衔接块,且支撑杆的顶端外表面设置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且锁杆分别贯穿于限位块、衔接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限位块、锁杆和衔接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固定底座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衔接块之间以支撑杆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分布,并且支撑杆的底端外表面结构与固定底座的内表面结构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吸汗透气机构包括碳纤维层、气孔和胶层,且气孔的底端设置有碳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的外侧均设置有胶层。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层与胶层均设置为环形结构,且碳纤维层与气孔之间构成通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块、旋转控制杆、螺纹块、橡胶层和插孔的设置,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引流管进行固定,便于引流管的使用,提高了该固定装置的可调节性及使用的便利性,并且可以在固定时对引流管进行防滑保护,防止引流管在固定的过程中出现晃动,而导致该引流管出现脱落,影响对病人的穿刺引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块、锁杆、支撑杆和衔接块的设置,可以对该装置内部进行多方位的限位固定,维持该装置对引流管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对该装置内部的限位槽进行拆卸,有利于限位槽及其内部零件的重复使用,从而减小了医疗资源的浪费,节省了该装置原料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8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梯度磁力可调的干选机
- 下一篇:一种种猪自动化喂料养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