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建式二沉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8220.6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5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才高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1/121;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建式二沉池 | ||
本实用新型针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日趋增多的形式,提出一种叠建式二沉池来解决现有分建式二沉池占地面积大及土建费用高的问题。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好氧区、沉淀池、缺氧区及集泥区,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按水流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沉淀池设置在所述缺氧区之中,且设置在所述缺氧区的首端上部,所述沉淀池的首端与好氧区末端相通,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与缺氧区相通,所述集泥区设置在所述缺氧区的底部,且位于沉淀池的下方,所述集泥区中还设有排泥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建式二沉池大大减小了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总体积,节约了地下空间,同时也节省了一部分土建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建式二沉池。
背景技术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然而,目前主流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二沉池基本上都是采用分建式,即二沉池是单独修建的,包括有辐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及斜管(板)式沉淀池等,这种分建式的二沉池占地面积比较大,而对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而言,就存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对地下空间的占用面积较大的问题,制约了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发展;同时,修建这种大面积的二沉池,其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箱体的土建费用也比较高,这是制约地下式污水处理系统发展的又一重要不利因素。因此,设计一种叠建式二沉池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日趋增多的形式,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叠建式二沉池来解决现有分建式二沉池占地面积大及土建费用高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叠建式二沉池,包括好氧区、沉淀池、缺氧区及集泥区,所述好氧区与缺氧区按水流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所述沉淀池设置在所述缺氧区中,且设置在所述缺氧区的首端上部,所述沉淀池的首端与好氧区末端相通,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与缺氧区相通,所述集泥区设置在所述缺氧区的底部,且位于沉淀池的下方,所述集泥区中还设有排泥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池远离好氧区的一端设置出水廊道,所述出水廊道的出水至下一级深度处理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缺氧区中设置有多个推流器,污水在推流器的作用下由好氧区进入缺氧区,再由缺氧区回流至好氧区形成内回流(一部分污水由好氧区直接回流进入缺氧区,一部分由好氧区穿越沉淀区下方回流进入缺氧区),所述内回流的回流总比例控制在150%~300%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所述斜板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1.0~1.6m3/m2.h。
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泥区的污泥浓度控制在10~20g/l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叠建式二沉池,改变了现有二沉池的分建式形式,将二沉池设置在缺氧区内部,与缺氧池形成叠加式建造形式,一体化的叠合设计连接顺畅,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在空间有限的地下污水处理系统中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相比分建式二沉池占地可以节约空间近60%,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叠建式二沉池在箱体的建造上也将整个污水处理系统的箱体节约了近5%~8%的土建费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叠建式二沉池经过二沉池沉淀下来的污泥与缺氧区中的污水混合后在推流器的作用下又返回至好氧区中形成回流,这样就减少了污泥在现有分建式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了这部分污泥活化时间,明显提高了生物处理率。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叠建式二沉池,解决了现有分建式二沉池占地空间大土建费用高的问题,使得上述两个问题不再是制约地下污水处理系统的发展的因素,适合广泛采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叠建式二沉池的叠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才高,未经陈才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8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分体式MBR膜架
- 下一篇:摄像头视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