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化水煤浆提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7441.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9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刚;杨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弘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0;C10L1/32;C10J3/72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崔娟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化 水煤浆提浓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化水煤浆提浓设备,包括反应釜和研磨机,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箱,研磨机包括研磨箱,反应箱、研磨箱顶部通过第一循环管连通,第一循环管间设有第一水泵,反应箱、研磨箱底部通过第二循环管连通,第二循环管间设有第二水泵,反应釜侧部设有进料口,反应釜上部设有扰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绕线轮转动,继而带动绕线绳收缩,从而将滑套块在安装杆上移动,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实现滑套块在安装杆上下移动,继而带动移动安装块在移动杆上左右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左右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煤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化水煤浆提浓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煤炭的直接燃烧具有灰渣多、污染大、运输困难、热效率低等缺点,而其远距离运输的浪费及煤尘对大气的污染,是又一个制约煤炭发展的因素;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煤基流体燃料,由煤(约70%)、水(约30%)及少量分散剂和稳定剂,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加工而成。它既保持了煤炭原有的物理特性,又具有石油一样的流动性与稳定性,可以贮存、泵送、雾化与稳定燃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代油煤炭洁净燃料,可以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窑炉中直接燃烧,还可以代替油或代替煤气作为燃料。水煤浆技术是适合我国现行阶段适宜的代油、环保及节能技术,已经在国家洁净煤计划中被列为重点高科技发展技术。在中国能源发展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有提浓设备在提浓上虽有改进,但改进较小,提浓设备在研磨、搅拌分散过程中效果较差,从而影响煤气化整体提浓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8410527A)公开了一种煤化工气化水煤浆提浓生产工艺及其所用装置,工艺包含如下步骤:(1)、将≤20mm动力煤投入多台棒磨机研磨,得到粗水煤浆,然后经过初筛后进入棒磨机缓冲罐,并由泵送至积浆槽;(2)将进入积浆槽后的粗水煤浆中10%~20%抽出来与粒径≤6mm的动力煤一起送入一台球磨机研磨,得到325目通过率75%的细水煤浆,然后细水煤浆进入球磨机缓冲罐,并由泵送至混合搅拌器;并将进入积浆槽后的其余粗水煤浆泵送至混合搅拌器;(3)将送入混合搅拌器的细水煤浆和粗水煤浆进行混合搅拌;(4)将经筛选后的水煤浆进入缓冲罐,由泵送入气化炉作为煤气化原料进行气化;该水煤浆提浓过程中虽可达到提浓效果,但研磨和搅拌较为简单,降低了提浓效果,因而本实用新型在研磨和搅拌过程中分别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改善提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化水煤浆提浓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化水煤浆提浓设备,包括反应釜和研磨机,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箱,研磨机包括研磨箱,反应箱、研磨箱顶部通过第一循环管连通,第一循环管间设有第一水泵,反应箱、研磨箱底部通过第二循环管连通,第二循环管间设有第二水泵,反应釜侧部设有进料口,反应釜上部设有扰动机构;
扰动机构包括安装箱,安装箱顶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设有绕线绳,绕线绳底端连接有滑套块,滑套块套设在安装杆上,安装杆竖直设置在安装箱内,安装杆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通过缓冲弹簧与滑套块连接;所述滑套块上设有下辅助块,下辅助块通过摆杆与上辅助块连接,上辅助块与移动安装块连接,移动安装块在移动杆上滑动设置,移动杆安装在安装箱顶部,移动安装块两侧设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底部分别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分别连接有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
所述安装箱底部呈开口状,反应箱上部开设有矩形条形口,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穿过矩形条形口于反应箱底部设置,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上分别设有第一组合搅拌叶和第二组合搅拌叶;
所述研磨箱内部设有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包括分离斜板、分离竖板,两个分离斜板和分离竖板形成分离通道,研磨箱上部设有双研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弘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弘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7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