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三角胶延伸胶片的半钢子午线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85923.3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耿鹏;孔艳峰;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万达轮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15/06 | 分类号: | B60C15/06;B60C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 地址: | 0546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三角 延伸 胶片 子午线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三角胶延伸胶片的半钢子午线轮胎,属于轮胎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胎侧,胎侧的底部抵接设置有轮辋,胎侧内部粘接设置有第一层胎体帘布,第一层胎体帘布背离胎侧内壁的一侧贴合设置有第二层胎体帘布,第一层胎体帘布靠近轮辋的一侧向着背离胎侧内壁的方向弯折形成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和第二层胎体帘布之间设置有三角胶,所述三角胶的顶端一体向上延伸设置有延伸胶片,延伸胶片夹贴于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和第二层胎体帘布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轮胎的耐久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三角胶延伸胶片的半钢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半钢子午线轮胎是胎体帘线按子午线方向排列,有帘线周向排列或接近周向排列的缓冲层紧紧箍在胎体上的一种新型轮胎。
现有的轮胎如图1所示,包括胎侧1,胎侧1的内部粘接设置有第一层胎体帘布2,第一层胎体帘布2背离胎侧1的内壁一侧粘接设置有第二层胎体帘布3,第一层胎体帘布2从胎侧1的底部向着背离轮胎中心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21,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21和第二层胎体帘布3之间设置有三角胶4,三角胶4的截面为类三角形状,且三角胶的截面尺寸从胎侧1的底部向着背离轮辋7的方向逐渐变小,三角胶4的底部与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21以及第二层胎体帘布3的弯折内壁抵接,胎侧1的底部抵接设置有轮辋7,胎侧1靠近轮辋7的上方位置为子口部位8。
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子口部位8会受到往复的形变,这种形变是由于轮胎所承受的负荷及内压导致,负荷产生的力沿着胎体传递,内压作用力垂直于胎体帘线,使得子口部位8在背离轮辋7向上的部分产生往复的曲挠变形,尤其在三角胶4背离轮辋7的顶端位置处,曲挠变形时的形变量非常大,从而使得轮胎的耐久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三角胶延伸胶片的半钢子午线轮胎,达到提高轮胎的耐久性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三角胶延伸胶片的半钢子午线轮胎,包括胎侧,胎侧的底部抵接设置有轮辋,胎侧内部粘接设置有第一层胎体帘布,第一层胎体帘布背离胎侧内壁的一侧贴合设置有第二层胎体帘布,第一层胎体帘布靠近轮辋的一侧向着背离胎侧内壁的方向弯折形成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和第二层胎体帘布之间设置有三角胶,所述三角胶的顶端向上延伸设置有延伸胶片,延伸胶片夹贴于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和第二层胎体帘布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延伸胶片的使用,一方面增加了三角胶顶端附近区域的材料厚度,从而有效降低了第二层胎体帘布与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之间帘线的剪切力,从而降低该部位的生热,降低帘线早期损坏的风险,从而提高轮胎的高速及耐久性能,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在子口部位过渡更加平滑顺畅,进一步降低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早期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层胎体帘布的底端向着背离第一层胎体帘布的方向弯折,且第二层胎体帘布反包住三角胶的底部,胎侧靠近轮辋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钢丝圈,钢丝圈夹设于第二层胎体帘布的反包区域,且钢丝圈位于三角胶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层胎体帘布的底端向着背离第一层胎体帘布的方向弯折,使得第二层胎体帘布反包住三角胶的底部,因此三角胶能够得到很好的固定,三角胶与胎侧之间的整体性更强,轮胎的强度更高、耐久性更好,钢丝圈夹设于第二层胎体帘布的反包区域,钢丝圈与三角胶的整体性更佳,能够进一步提高轮胎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胶片的厚度小于第一层胎体帘布厚度和反包后的第一层胎体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万达轮胎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万达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5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