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下灰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5757.7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7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於鞍钢;戴连科;胡庆宇;吴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朱萍 |
地址: | 315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阀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下灰阀门,包括阀体、阀板和穿设于阀体的转轴,所述阀板的一侧边穿设于转轴在阀体内的部分,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阀体外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转轴另一端伸出阀体外设置有黄油孔。本实用新型采用转轴带动阀板调节下灰阀门的开合,打开后阀板随重力自动打开,开口直径大,不易积灰,转轴位置隐蔽,在黄油润滑下转轴转动灵活,使用方便,下灰过程中不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下灰阀门。
背景技术
焚烧是常用的废弃物处理手段在进行焚烧处置,在脱酸,急冷与锅炉的下灰口处原来使用圆形截止阀门或蝶阀类型下料口。原有蝶阀类阀门中部具有可翻转的阀板,因不同位置积灰的形状不一,有时会积灰结块大小不定,在完全打开时也只能让直径较小的灰块通过,而且时间长了以后容易积灰导致阀板转动不灵活或者关不严实;截止阀类型的阀门解决了下料口的利用效率的问题,采用可抽动阀板,但在积灰后会出现阀板的抽动笨重,关不严的情况,在下灰量大的锅炉下面依旧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堵塞、开关灵活、使用方便的锅炉下灰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锅炉下灰阀门,包括阀体、阀板和穿设于阀体的转轴,所述阀板的一侧边穿设于转轴在阀体内的部分,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阀体外设置有旋转把手,所述转轴另一端伸出阀体外设置有黄油孔。
在上述的一种锅炉下灰阀门中,所述旋转把手与阀板平行,所述旋转把手上设置有定位孔。
在上述的一种锅炉下灰阀门中,所述阀体外侧面上设置有当阀板关闭时与定位孔配合的插销孔。
在上述的一种锅炉下灰阀门中,所述阀体在转轴以上的部分设置有梯形下料口,所述梯形下料口与阀体之间形成阀体槽,所述阀体槽内设置有加强筋。
在上述的一种锅炉下灰阀门中,所述转轴在阀体外侧设置有与旋转把手配套的转轴套,所述转轴在另一侧的阀体外侧设置有黄油轴套,所述黄油孔设置于黄油轴套上。
在上述的一种锅炉下灰阀门中,所述阀板设置有钢筋网格,所述钢筋网格之间形成阀板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转轴带动阀板调节下灰阀门的开合,打开后阀板随重力自动打开,开口直径大,不易积灰,转轴位置隐蔽,在黄油润滑下转轴转动灵活,使用方便,下灰过程中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下灰阀门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阀板2,转轴3,旋转把手4,黄油孔5,定位孔6,插销孔7,梯形下料口8,阀体槽9,加强筋10,转轴套11,黄油轴套12,钢筋网格13,阀板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锅炉下灰阀门,包括阀体1、阀板2和穿设于阀体1的转轴3,阀板2的一侧边穿设于转轴3在阀体1内的部分,转轴3的一端伸出阀体1外设置有旋转把手4,转轴3另一端伸出阀体1外设置有黄油孔5。
转轴3穿设在阀板2的一端,当旋转把手4转动控制转轴3转动带动阀板2打开时,阀板2在重力作用下可以将下灰口开启到最大口径,不易积灰,黄油孔5可以进行黄油添加,有利于转轴3灵活转动,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北仑环保固废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5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管生产用压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扎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