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5162.1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7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于兆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兆衍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12;A61B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赖俊科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镜套 内窥镜 机构 | ||
一种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供压器连接;柔性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通管路的进口和第二连通管路的进口均位于第一端;柔性管状本体上靠近于第二端设置有加压段,加压段所用材料的弹性大于第一端的外径。使用过程中,内窥镜经由第一连通管路伸入,通过供压器为第二连通管路加压,加压段膨胀,从而使得位于第一管路内的内窥镜与待观测区域之间距离增加,便于观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检查或者治疗的过程中,会采用内窥镜,将内窥镜伸入患者体内,以观察患者的患处具体情况,采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无法显示的病变,部分内窥镜也有辅助治疗的功能,在医疗领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辅助工具。
现有的内窥镜通常直接通入到患者的患处,在进行观测时,通常需要给患者的患处所在区域加压,使得内窥镜与患处之间产生更大距离,从而实现观察患处的目的。
但是,在脑部、血液等处不能进行加压,若加压则会使得患者产生致命伤害。而不加压时内窥镜与患处贴在一起,无法产生一定距离,从而不能清晰观察患处的具体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套,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机构,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内镜套,其包括透明材料制成的柔性管状本体,
所述柔性管状本体具有第一连通管路和第二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用于伸入内窥镜,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用于与供压器连接;
所述柔性管状本体的两端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进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进口均位于所述第一端;
所述柔性管状本体上靠近于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加压段,所述加压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出口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路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封口件,所述封口件由透明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段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一端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通管路,所述第三连通管路用于与抽吸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路和第三连通管路的内径均小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设置有:
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连通的第一连通接头;
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路连通的第二连通接头;以及,
与所述第三连通管路连通的第三连通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接头、所述第二连通接头和所述第三连通接头的硬度均大于所述柔性管状本体的硬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接头与所述第二连通接头之间,以及所述第一连通接头与所述第三连通接头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接头的内腔为圆台状腔室,所述第一连通接头的内腔的直径由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连通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
一种内窥镜机构,其包括内窥镜、供压器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内镜套,所述内窥镜位于所述内镜套的第一连通管路内,所述供压器用于向所述内镜套的第二连通管路注入液体或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兆衍,未经于兆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5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