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5105.3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8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辉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8 | 分类号: | H02M7/08 |
代理公司: | 44604 深圳市华盛智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孙成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布心社区73区流塘路352号辉力厂C4栋101至30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电源供应装置 电源转换电路 顺向 风扇驱动电压 本实用新型 变换电路 供电装置 反向电压 负载变化 负载用电 功率开关 固定负载 控制线路 驱动电压 驱动风扇 生成单元 市电转换 散热 外接 消磁 装设 变压器 电源 架构 供电 驱动 | ||
1.一种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用于给供电装置散热;
顺向式变换电路,包括:
变压器,具有一次侧、第一二次侧以及第二二次侧,其中所述一次侧的异名端用以接收输入电压;
功率开关,其第一端耦接所述一次侧的同名端,其第二端耦接至一接地电位,而其控制端则用以接收一控制信号;
第一电源生成单元,耦接所述第一二次侧,用以反应于所述输入电压以及所述一次侧与所述第一二次侧的第一圈数比而产生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生成单元,耦接所述第二二次侧,用以反应于所述输入电压以及所述一次侧与所述第二二次侧的第二圈数比而产生第二电源;
电源生成电路模块,耦接所述第一二次侧、所述第二电源生成单元以及所述风扇,并根据所述第一二次侧的反向电压与所述第二电源而产生风扇驱动电压,以驱动所述风扇,
其中,所述风扇的驱动电压根据所述反向电压及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二极管,其正极耦接所述第一二次侧的异名端;
第二二极管,其正极耦接所述第一二次侧的同名端,而其负极则耦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
第一齐纳二极管,其正极耦接所述第一二次侧的同名端,而其负极则耦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
第一电感,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而其第二端则用以产生并输出所述第一电源;
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而其第二端则耦接所述第一二次侧的同名端,其中,所述第一二次侧的异名端上的电压为所述反向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生成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的第一输出级,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源稳压,以输出为第一稳压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电源为+5V。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生成单元包括:
第三二极管,其正极耦接所述第二二次侧的异名端;
第四二极管,其正极耦接所述第二二次侧的同名端,而其负极则耦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
第二齐纳二极管,其正极耦接所述第二二次侧的同名端,而其负极则耦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
第二电感,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而其第二端则用以产生并输出所述第二电源;
第二电容,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而其第二端则耦接所述第二二次侧的同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生成单元包括: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的第二输出级,用于对所述第二电源稳压,以输出为第二稳压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压电源为+3.3V。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二电感相互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生成单元包括:
第五二极管,其负极耦接所述第一二次侧的异名端;
第三电容,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而其第二端则耦接至所述接地电位;
第四电容,其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而其第二端则耦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其中,跨在所述第四电容两端的电压为所述风扇驱动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风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具有第三二次侧;
所述顺向式变换电路还包括:
第三电源生成单元,耦接所述第三二次侧,并根据所述输入电压以及所述一次侧和所述第三二次侧的第三圈数比产生一第三电源和一第四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辉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辉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51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APFC驱动供电的辅助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源变换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