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鼻喉科凹面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4893.4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8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秦海燕;宋远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B1/227 | 分类号: | A61B1/227;A61B1/233;A61B1/267;A61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德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23 | 代理人: | 潘艳霞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鼻喉科 凹面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凹面镜,包括绑带、固定片、铆钉、矩形壳、圆柱形滑道、卡槽、镜体,所述绑带两端通过魔术贴粘接,所述绑带中部通过铆钉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中部固定有竖直方向的矩形壳,所述矩形壳内部开有开口向下的圆柱形滑道,所述圆柱形滑道右部竖直方向开有多个等距的卡槽,所述矩形壳内安装有镜体。本实用新型便于调节凹面镜的位置,使人眼准确对准凹面镜中心,并且卡块能够与卡槽扣接,避免凹面镜在使用时上下移动,凹面镜贴近人眼时,压缩套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起到保护人眼不被凹面镜触碰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面镜,尤其涉及一种耳鼻喉科凹面镜。
背景技术
耳鼻喉检查必须谨慎,因为耳鼻咽喉都是深在的细小腔洞,所以必须使用特殊的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进行检查,在额头佩戴反光的凹面镜时,由于凹面镜不能上下移动,需要手动调节额头佩戴的绑带,而绑带过松或过紧不仅会影响观察效果,也会使医生头部的束缚感过重,凹面镜与眼睛之间无防护措施,容易碰到眼睛,对医生安全存在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喉科凹面镜,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耳鼻喉科凹面镜,包括绑带、固定片、铆钉、矩形壳、圆柱形滑道、卡槽、镜体,所述绑带两端通过魔术贴粘接,所述绑带中部通过铆钉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中部固定有竖直方向的矩形壳,所述矩形壳内部开有开口向下的圆柱形滑道,所述圆柱形滑道右部竖直方向开有多个等距的卡槽,所述矩形壳内安装有镜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镜体包括旋转柱、连接柱、T型柱、T型槽、卡块、手拨板、凹面镜、压缩套,所述旋转柱底部一体成型有T型柱,所述连接柱顶部开有T型槽,所述T型柱连接于T型槽内,所述旋转柱外壁沿径向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卡槽扣接,所述卡块外端一体成型有手拨板,所述旋转柱的旋转范围为90°,所述连接柱底部铰接有凹面镜,所述凹面镜背部固定有压缩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旋转柱和连接柱沿圆柱形滑道内滑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绑带为弹力橡胶材质,所述压缩套为PVC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凹面镜能够上下移动,便于调节凹面镜的位置,使人眼准确对准凹面镜中心,并且卡块能够与卡槽扣接,避免凹面镜在使用时上下移动,凹面镜贴近人眼时,压缩套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起到保护人眼不被凹面镜触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片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镜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柱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T型柱与T型槽连接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缩套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绑带,2、固定片,3、铆钉,4、矩形壳,5、圆柱形滑道,6、卡槽,7、镜体,8、旋转柱,9、连接柱,10、T型柱,11、T型槽,12、卡块,13、手拨板,14、凹面镜,15、压缩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海燕,未经秦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4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贴型斑贴试验测试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屏幕保护功能的电子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