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炼保温炉的蓄热烧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4695.8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5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F23D14/48;F23D1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炼 保温 蓄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炼保温炉的蓄热烧嘴,包括蓄热箱和烧嘴砖,蓄热箱和烧嘴砖之间设置有密封缝,所述的蓄热箱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流环,烧嘴砖的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导流环,第一导流环远离蓄热箱的侧面为第一导流面,第二导流环远离蓄热箱的侧面为第二导流面,第一导流面的横截面由远离第二导流环的第一弧形边和靠近第二导流环的第二弧形边组成,第一弧形边远离第二弧形边的一端与蓄热箱的内侧壁相切,第一弧形边和第二弧形边相互靠近的一端相切且连接在一起,第二弧形边远离第一弧形边的一端与一直线相切,且该直线平行于第一弧形边所相切的直线;第二导流面的形状与第一导流面的形状相同。整个蓄热烧嘴不易出现漏气和冒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嘴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炼保温炉的蓄热烧嘴。
背景技术
工业炉窑属于高能耗窑炉,燃气耗费量巨大,在对金属胚料进行加热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烟气,烟气排放带走了大量的高温热量,使得能源产生的热利用率较低。为了节约能源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在热处理、加热炉等大型工业炉窑中,蓄热式燃烧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通常的蓄热式烧嘴包括蓄热箱和烧嘴砖,根据蓄热箱和烧嘴砖的结合方式分为一体型蓄热式烧嘴和分体型蓄热式烧嘴。一体型蓄热式烧嘴是指蓄热箱和烧嘴砖整体浇注成一体。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蓄热箱安装并高度在加热炉的炉墙外的炉皮钢板上,烧嘴砖安装在炉墙上,炉墙随着加热炉的炉温升高而产生沿炉墙向炉顶方向的热膨胀,使蓄热箱和烧嘴砖产生相对位移,导致蓄热式烧嘴从断裂处出现漏气和冒火现象。分体型蓄热式烧嘴是指蓄热箱和烧嘴砖分为两个单体结构,通过密封结构组装成为一个整体。分体型蓄热式烧嘴的优点是能够使蓄热箱和烧嘴砖形成有一定的相对位移,避免炉墙的热膨胀对分体型蓄热式烧嘴造成不规则破坏。但是目前分体型蓄热式烧嘴的密封结构为直线式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采用耐高温纤维和高温胶泥进行密封。初期密封效果良好,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密封结构受到进气和排烟的正负压反复气流冲刷,仍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漏气和冒火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炼保温炉的蓄热烧嘴,不易因为受到进气和排烟的正负压反复气流冲刷,导致出现漏气和冒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熔炼保温炉的蓄热烧嘴,包括蓄热箱和烧嘴砖,蓄热箱和烧嘴砖之间设置有密封缝,所述的蓄热箱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导流环,烧嘴砖的内侧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导流环,第一导流环和第二导流环的横截面中,相互远离一端的厚度小于相互靠近一端的厚度,第一导流环远离蓄热箱的侧面为第一导流面,第二导流环远离蓄热箱的侧面为第二导流面,第一导流面的横截面由远离第二导流环的第一弧形边和靠近第二导流环的第二弧形边组成,第一弧形边的圆心位于第一导流环整个环的内侧,第二弧形的圆心位于第一导流环外侧,第一弧形边远离第二弧形边的一端与蓄热箱的内侧壁相切,第一弧形边和第二弧形边相互靠近的一端相切且连接在一起,第二弧形边远离第一弧形边的一端与一直线相切,且该直线平行于第一弧形边所相切的直线;第二导流面的形状与第一导流面的形状相同,第二导流面的第二弧形边与第一导流面的第二弧形边相邻,两个第二弧形边所相切的直线相互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导流环和第二导流环,使进气和排烟的气流在通过蓄热箱和烧嘴砖时,气流能够沿着第一导流环上的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环上的第二导流面流动。第一导流面和第二导流面为圆滑的曲面,能够很好的引导气流,使气流不易吹入密封缝内。密封缝不易因为受到进气和排烟的正负压反复气流冲刷,导致出现漏气和冒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导流环和第二导流环的之间的距离等于密封缝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导流环和第二导流环之间的结构设置的更为紧凑,很好的遮蔽住密封缝,使密封缝不易被气流反复冲刷,不易出现漏气和冒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导流环和第二导流环相互靠近的侧面的厚度均大于密封缝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4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