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4105.1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1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江学中;吴族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明达(福建)地质勘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挡土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结构,涉及挡土墙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加快挡土墙的施工速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底与多个安装于基底顶部的墙体,基底顶部均匀固定有多个的固定杆,墙体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杆的容纳槽,墙体底部扣接于基底顶部,墙体设置有用于灌输混凝土的灌输机构,墙体与基底通过灌输机构形成混凝土的连接块,灌输机构包括开设于墙体中部的灌输孔与开设于容纳槽上方的分流槽,灌输孔与分流槽相连通,分流槽与容纳槽顶部相连通,固定杆顶部以及圆周侧壁与容纳槽内部不接触,具有加快挡土墙施工速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土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结构。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目前,挡土墙在浇筑时通常是先浇筑挡土墙底部的基底,在基底完工后再在基底上进行挡土墙墙体的施工,整个挡土墙的施工工艺相对繁琐,并且施工过程还受天气影响,所以挡土墙施工从开始到结束耗费的时间较长。
因此,如何加快挡土墙的施工速度是需要考虑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具有加快挡土墙施工速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挡土墙结构,包括基底与多个安装于基底顶部的墙体,所述基底顶部均匀固定有多个的固定杆,所述墙体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杆的容纳槽,所述墙体底部扣接于基底顶部,所述墙体设置有用于灌输混凝土的灌输机构,所述墙体与基底通过灌输机构形成混凝土的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先将基底浇筑出来,浇筑的同时将固定杆预设好,根据预设的固定杆位置预制墙体,使位于墙体底部的安装槽内的容纳槽与固定杆相适配,最后将生产好的墙体扣接于基底顶部,通过灌输机构往安装槽内灌输混凝土,使墙体与基底之间通过混凝土实现固定连接。整个过程简单快速,基底的浇筑与墙体的预制可以同时进行,当基底完成后只需将预制的墙体固定于基底顶部即可完成挡土墙的施工,有利于提高挡土墙的施工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输机构包括开设于墙体中部的灌输孔与开设于容纳槽上方的分流槽,所述灌输孔与分流槽相连通,所述分流槽与容纳槽顶部相连通,所述固定杆顶部以及圆周侧壁与容纳槽内部不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往灌输孔内灌输混凝土,通过分流槽分流有利于加快混凝土的填充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输孔上方开设有用于检测混凝土是否灌满的溢出孔,所述溢出孔与灌输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当混凝土灌输满时,混凝土通过灌输孔上方的溢出孔溢出,有利于提醒施工人员停止灌输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顶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混凝土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灌输时,固定槽容纳混凝土,提高固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侧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固定杆之间穿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两端分别滑动于滑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穿设于固定杆之间,加强杆两端滑动于滑动槽,有利于加强墙体的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顶部与基底顶部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的加强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明达(福建)地质勘测有限公司,未经中化明达(福建)地质勘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41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连续墙防渗水结构
- 下一篇:新型建筑工程防护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