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族箱躲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3977.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8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林旋;李健鑫;王寿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郭堃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族箱 躲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族箱躲避装置,包括底板、顶板、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底板与顶板相互平行,底板固定设置在水族箱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均设置有多组,固定在底板与顶板之间;所述底板、顶板均为圆形板,底板、顶板的中轴线相互重合,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绕着其中轴线设置,且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外侧,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内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所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第一躲避腔,第二支撑组件相互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第二躲避腔;在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一躲避腔、第二躲避腔相互对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族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族箱躲避装置。
背景技术
水族箱作为现代宾馆、酒店、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和家居一种景观装饰,已被普遍认可,一般是用水草、假山石、小桥、小塔、小亭子等实体进行巧妙构思和精心搭配以及合理的布局。
通常在水族箱中饲养单种生物,容易造成生态失衡,故而需要饲养多种水族生物;由于水族生物大小不同,存在差异,故而存在一定的生物链关系;大鱼捕食小鱼,小鱼没有合适的空间能够躲藏的话,不利于小鱼的生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族箱躲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族箱躲避装置,包括底板、顶板、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底板、顶板相互平行,底板固定设置在水族箱中;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均设置有多组,固定在底板与顶板之间;所述底板、顶板均为圆形板,且两个圆形板的中轴线相互重合,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件绕着其中轴线均匀设置有多组,且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外侧,第二支撑组件设置在内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所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第一躲避腔,第二支撑组件相互围成的区域设置为第二躲避腔;在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第一躲避腔、第二躲避腔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个数相同,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之间的距离与第二支撑组件、底板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呈倒圆台状结构,且第一出口绕着顶板中轴线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出口设置在顶板的中间部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插杆,第一套筒固定在底板上,第一插杆固定在顶板上,第一插杆设置在第一套筒中,且二者相互配合;第二支撑组件结构与第一支撑组件结构相同,设置有第二套筒和第二插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躲避腔中设置有躲避板组件,所述躲避板组件包括调节杆、躲避板,所述调节杆为螺杆,躲避板通过调节螺母配合安装在调节杆上。
优选的,所述躲避板为扇形板,躲避板的扇形角度为220°~270°;躲避板设置有多块,在调节杆上分层设置,不同的躲避板相互错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组支撑组件,通过支撑组件之间缝隙的不同,形成两个躲避空间,从而供小鱼生存,用于躲避大鱼的追捕;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时之间组装放置即可,且成本造价低廉,适宜于大批量进行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躲避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顶板;21、第一出口;22、第二出口;3、第一支撑组件;31、第一套筒;32、第一插杆;4、第二支撑组件;41、第二套筒;42、第二插杆;5、躲避板组件;51、调节杆;52、躲避板;53、调节螺母;6、第一躲避腔;7、第二躲避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39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