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脱位骨牵引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2899.8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超;宋若怡;申智敏;王秋霞;王培;王心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若怡 |
主分类号: | A61B17/66 | 分类号: | A61B17/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位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提出防脱位骨牵引针。包括骨针本体,骨针本体的前端为尖端,骨针本体的后端具有直径大于骨针本体的挡止结构,骨针本体的前端可拆套设有用于将待固定骨骼压紧在所述挡止结构上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相对于骨针本体锁紧固定的锁紧段以及具有与待固定骨骼限位配合的限位面的限位段。本实用新型的防脱位骨牵引针可对骨骼的两侧进行挡止限位,使得骨骼与牵引针结合处即使稍有松动也不会滑脱,确保骨牵引针固定牢固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脱位骨牵引针。
背景技术
骨牵引是指借助于医疗器械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或脱位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骨牵引主要用于皮肤损伤或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术的患者。目前,临床上进行骨牵引时所用的器具多为一端为尖端的圆柱形钢针,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骨骼的活动或者随着时间的延长,钢针与骨骼之间出现松动,钢针存在从骨骼中脱位或滑脱的风险,从而失去钢针的作用,对患者的康复十分不利。
市场上存在一些防滑脱的钢针,主要技术手段是在钢针的表面增加防滑纹路或螺纹,该方式虽然比光杆的骨针防滑脱效果有提升,但是由于骨骼材质的特殊性,长时间使用依然存在松动的问题,防滑效果不佳。另外的技术手段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545587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限位固定型金属骨针,其包括本体,本体的前部具有刃部,本体的中后部具有突起,本体、刃部和突起为一体式结构,突起方便将骨针固定在骨上。这种骨针在使用时,突起在一侧可以挡止,另一侧依然存在骨针与骨骼之间松动而脱位或滑脱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防止骨牵引针从骨骼中滑脱的防脱位骨牵引针。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位骨牵引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1:防脱位骨牵引针包括骨针本体,骨针本体的前端为尖端,骨针本体的后部具有直径大于骨针本体的挡止结构,骨针本体的前端可拆套设有用于将待固定骨骼压紧在所述挡止结构上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相对于骨针本体锁紧固定的锁紧段以及具有与待固定骨骼限位配合的限位面的限位段。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锁紧段和限位段分体设置,限位段与骨针本体滑动配合,限位段与锁紧段沿轴向传递作用力。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方便了零部件的加工,也方便了零部件材质的更换。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锁紧段和限位段之间还设置有弹簧。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可通过弹簧调节对骨骼的压紧力。
方案4:在方案3的基础上,所述锁紧段靠近限位段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内径大于限位段的外径的套管段,所述弹簧位于套管段内。所述限位段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套管段的活动行程设置有显示锁紧段移动距离的刻度。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可通过弹簧调节对骨骼的压紧力,刻度的设置则使得压紧力的调节可视化,调节更加方便。
方案5-8:在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骨针本体的前端对应于所述锁紧段的活动行程的一段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紧段为螺母。采用螺母与骨针本体上的螺纹配合,不仅零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使用也十分方便。
方案9-12:在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锁紧段包括具有内孔的弹性压爪,弹性压爪的一端由多个轴向劈槽分隔为多个翘起的弹性瓣片,弹性瓣片顶端设为增厚部分,弹性压爪的另一端为管状,其外表面具有外螺纹,弹性压爪外部螺纹装配有旋拧时将弹性瓣片朝向中心挤压以将弹性压爪相对于骨针本体锁定的压紧螺母。方案13-16:在方案1-4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锁紧段包括具有内孔的环套,环套上具有径向设置的螺纹孔,螺纹孔中旋装有穿过螺纹孔与骨针本体抵顶配合的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的方式不仅不用在骨针本体上设置螺纹,而且可十分方便的从垂直骨针本体的方向上进行调节,也固定的十分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若怡,未经宋若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28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