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生态透水坝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81219.0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欣;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桃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 地址: | 310036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生态 透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透水坝。现有的许多河道修复后又会出现逆转情况,很快恢复原状。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坝主体和过滤网。所述的水坝主体包括第一坝体和第二坝体。第一坝体设置在第二坝体的顶部。水坝主体的背水坡呈阶梯状。背水坡由依次排列的顶部坡段、水平段和底部坡段组成。第一坝体、第二坝体内均填充有滤料;第一坝体内滤料的颗粒粒径大于第二坝体内滤料的颗粒粒径。所述水坝主体的迎水坡设置有过滤网。坝主体背水坡的水平段设置有植物层。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坝体的滤料颗粒粒径比第二坝体的料颗粒粒径大,在丰水期水体可快速从第一坝体透过,达到排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透水坝。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城乡河道污染十分严重,各地都在采取措施进行大规模治理,其中河道生态修复是整个治理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水体净化以及河岸植被,最终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许多河道修复后又会出现逆转情况,很快恢复原状。究其原因除了常态维护工作没有跟上外,施工时用沙包构建的拦水坝拆除后,河外污水侵入造成水体退化,导致河水重新变黑发臭,功亏一篑。具体原因是坝体使用寿命短,功能比较单一,而且不具备截污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效应好、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和稳固耐久的生态透水坝,其可以对河道水体进行净化,并且具有截污能力,可以减缓上游污染物对下游河道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坝主体和过滤网。所述的水坝主体包括第一坝体和第二坝体。第一坝体设置在第二坝体的顶部。水坝主体的背水坡呈阶梯状。背水坡由依次排列的顶部坡段、水平段和底部坡段组成。第一坝体、第二坝体内均填充有滤料;第一坝体内滤料的颗粒粒径大于第二坝体内滤料的颗粒粒径。所述水坝主体的迎水坡设置有过滤网。坝主体背水坡的水平段设置有植物层。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活动挡水板。活动挡水板的内侧边缘与水坝主体背水坡的底部坡段的顶部铰接。活动挡水板由挡水板驱动组件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水板驱动组件包括绳索、顶部滑轮、电机和绕绳轮。顶部滑轮及绕绳轮均支承在驱动框架上;驱动框架固定在河道中。绕绳轮由电机驱动。绳索绕过顶部滑轮,一端缠绕在绕绳轮上,另一端与活动挡水板。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挡水基、坝基和固定桩。沿河道水流方向依次排列的挡水基、坝基、固定桩均固定在河道的底泥中。第二坝体设置在坝基上。
作为优选,所述水坝主体背水坡的顶部坡段设置有阻水层。阻水层上设置有波浪梯。波浪梯由依次排列的多条弧形条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水坝主体的顶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分流柱。
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滤网为可拆卸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坝体、第二坝体均采用石笼网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坝体与第二坝体之间设置有防渗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坝体及第二坝体的纵截面均呈梯形。水坝主体的迎水坡为倾斜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坝体的滤料颗粒粒径比第二坝体的料颗粒粒径大,在丰水期水体可快速从第一坝体透过,达到排水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挡水基、坝基和固定桩均部分固定在地面内部,滤料层为石笼网结构,大大增加了坝体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挡水板,可在丰水期旋转至水平,使水流快速通过,在枯水期旋转至背水面,达到蓄水的目的,还可以延长水体在第二坝体内的停留时间,提升生态透水坝对水体的净化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桃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桃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1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馏提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破碎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