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进油变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0952.0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1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利茂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10 |
代理公司: | 32276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封环 环本体 内环 转轴 环形槽 前端盖 电机本体 形变 储油槽 电机 本实用新型 变桨电机 过盈配合 紧密连接 同轴设置 共轴线 卡紧环 内侧壁 内环形 内外环 上端面 箍紧 进油 卡箍 卡设 锁紧 套接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进油变桨电机,其包括电机本体、设于电机本体上的前端盖、部分设于电机内且部分伸出于前端盖外的转轴以及油封环,油封环包括套接的环本体,环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且其内侧壁上开设有储油槽,环形槽、储油槽以及环本体共轴线,油封环还包括与环本体同轴设置且设于环形槽内的卡箍。在前端盖上设置安装油封环的型腔,油封环包括内外两环以及卡设于内外环之间的卡箍,内环锁紧在电机的转轴上,由于内环与转轴过盈配合,在安装时内环可能轻微形变,卡紧环能有效消除由于形变造成的内环与转轴之间的间隙,使两者紧密连接,卡箍箍紧在内环上进一步防止内环形变造成间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箱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进油变桨电机。
背景技术
由于国产变桨减速箱大部密封周期较短,密封性能较差,经风场运行一段时间后或在正常维保前,产生不同程度的漏油现象,渗漏的油品经电机轴漏入电机内部并逐步进入到电刷换向腔,使得电机局部短路、发热直至电机烧坏,且漏入减速箱油的电机损坏率达100%。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极好的防进油变桨电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进油变桨电机,其包括电机本体、设于电机本体上的前端盖、部分设于所述电机内且部分伸出于所述前端盖外的转轴以及油封环,所述前端盖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安装油封环的型腔,所述油封环的外径与所述型腔的内径相等或两者过盈配合,所述油封环包括套接的环本体,所述环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且其内侧壁上开设有储油槽,所述环形槽、所述储油槽以及所述环本体共轴线,所述油封环还包括与所述环本体同轴设置且设于所述环形槽内的卡箍。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环本体有内环和套设于内环外侧的外环以及连接于所述内环和外环之间的连接环组成,所述卡箍卡设于所述内环的外侧壁上,所述卡箍的内侧壁上分布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凸起之间形成用于存储油的储油空间。
另一种优选方式,环本体的下端部的内侧壁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环状卡紧环,所述卡紧环与所述环本体的内侧壁呈弧形过渡。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储油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卡紧环最内侧到环本体内侧壁的距离。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卡箍与所述外环的间距小于卡箍的厚度。
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卡箍设于所述环形槽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前端盖上设置安装油封环的型腔,油封环包括内外两环以及卡设于内外环之间的卡箍,内环锁紧在电机的转轴上,由于内环与转轴过盈配合,在安装时内环可能轻微形变,卡紧环能有效消除由于形变造成的内环与转轴之间的间隙,使两者紧密连接,卡箍箍紧在内环上进一步防止内环形变造成间隙,且其与内环之间的凸起不仅能起到极好的储油效果还能提高两者的连接强度并能更进一步的是内环完全紧贴转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3为前端盖的示意图;
附图4为油封环的立体视图;
附图5为油封环的剖视图;
附图6为附图5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防进油变桨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设于电机本体1上的前端盖2、部分设于所述电机内且部分伸出于所述前端盖2外的转轴3以及油封环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利茂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利茂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0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