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织物拉挤工艺制备矩形管的浸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180348.8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6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钱京;贾朋军;邱茂顺;刘灵通;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蒯建伟 |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织物 工艺 制备 矩形管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织物拉挤工艺制备矩形管的浸胶系统,包括浸胶槽和两个集纱板,所述集纱板设置在所述浸胶槽入口处和出口处,所述集纱板上设有N个纤维导纱孔和织物导纱孔,对织物和纤维纱起到引导作用,根据矩形管的分布结构设置集纱板上的导纱孔布置,整个过程中使得纤维纱和织物无交叉绞乱穿过各个工件,且能有良好的浸胶效果,然后得到半成品,进入到预成型模具和成型模具中,固化从而形成对应矩形管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挤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织物拉挤工艺制备矩形管的浸胶系统。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矩形管用途广泛,为等截面产品,采用热压罐、模压等工艺制备困难,且成本高,效率低。传统的拉挤工艺制备的矩形管主要采用单向纤维,少量织物包覆在表面,织物含量较低,导致横向强度较弱,无法满足高横向强度的使用要求。为了增强矩形管的横向强度,织物拉挤应运而生,即将单向纤维束和多层织物按照设计交叉铺层后进行拉挤。但是现有的集纱板和浸胶装置只适用于单向纤维的拉挤,无法对多层织物进行导向和浸胶。为此需要设计新的集纱板和浸胶装置,使织物和单向纤维纱规则排列,有序进出浸胶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织物拉挤工艺制备矩形管的集纱板及浸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织物拉挤工艺制备矩形管的浸胶系统,包括浸胶槽、集纱板一和集纱板二,所述集纱板一、所述集纱板二分别设置在所述浸胶槽的入口一侧、出口一侧,所述集纱板一、所述集纱板二上都分别设有纤维导纱孔和织物导纱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导纱孔为圆形导纱孔,所述织物导纱孔为矩形导纱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集纱板一上的织物导纱孔分布在集纱板一的上部和中部,集纱板二上的织物导纱孔呈十字排布。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槽包括主浸胶槽和两个辅浸胶槽,两个辅浸胶槽位于主浸胶槽的两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浸胶槽的入口一端设有导纱板一,所述导纱板一上开设有纤维导纱孔和织物导纱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浸胶槽的入口一端、出口一端分别设有导纱板二,所述导纱板二上设有织物导纱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槽内设有压杆。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浸胶槽内设有双层压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织物拉挤制备矩形管工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相应的集纱板和浸胶槽,使从纱架引出的纤维纱和织物规则无绞乱的进入集纱板,再有条不紊地分层分区进入浸胶槽,浸胶后再引出至预成型前的集纱板上,从而实现纤维纱和织物的充分浸润以及矩形管的预成型。本装置位于送纱装置和预成型模具之间,将从纱架引出的纤维纱和织物合理的排布并且完成浸胶,实现从纱架到预成型模具的平稳过渡,使进入预成型模具的纤维纱和织物充分浸润并且张力均匀,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矩形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矩形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矩形管织物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纱板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的集纱板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浸胶槽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浸胶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0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喷洒农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散装水泥罐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