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0079.5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3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28 | 分类号: | F26B3/28;F26B21/00;F26B25/00;F26B25/12;F26B9/06;B01D53/02;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郑丰平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垃圾 资源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箱,所述垃圾收集箱底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通有排液管,所述垃圾收集箱内腔中部偏下位置水平固定有分隔网板,所述垃圾收集箱右侧中部设置有气体净化筒,所述垃圾收集箱左侧上部倾斜固定安装有太阳能集热管,且太阳能集热管的数量为四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垃圾收集箱左侧上部倾斜固定安装有太阳能集热管,且太阳能集热管的数量为四根,垃圾收集箱内腔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热板,通过采用太阳能供热的方式,节能环保,使用成本更低,后期维护成本低,效率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环境和不可再生能源保护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是现代化城市以及农村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垃圾收集处理箱内通常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烘干垃圾,从而方便后期的进一步的造粒处理,但是这种方式耗能大,不利于环保处理,并且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垃圾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异味较大,直接排放在空气中容易造成空气质量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箱,所述垃圾收集箱底部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通有排液管,所述垃圾收集箱内腔中部偏下位置水平固定有分隔网板,所述垃圾收集箱右侧中部设置有气体净化筒,所述垃圾收集箱左侧上部倾斜固定安装有太阳能集热管,且太阳能集热管的数量为四根,所述垃圾收集箱内腔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热板,所述气体净化筒上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四周均通过螺栓与气体净化筒固定连接,所述顶盖中部与波纹管首端固定连通,且波纹管尾端与垃圾收集箱右侧上部固定连通,所述波纹管首端固定安装有管式抽风机,所述气体净化筒底部一体化设置有排气网,位于所述排气网上部投放有活性炭填料,所述位于活性炭填料上方投放有空气滤芯筒,所述垃圾收集箱前部左侧通过连接对称分布的铰链铰接有箱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垃圾收集箱顶部竖直开设有投放口,位于所述投放口上部左侧铰链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门底部与分隔网板水平对齐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门中部竖直嵌入复合有透明板,且透明板为PVC透明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热板的温度为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垃圾收集箱左侧上部倾斜固定安装有太阳能集热管,且太阳能集热管的数量为四根,垃圾收集箱内腔上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热板,通过采用太阳能供热的方式,节能环保,使用成本更低,后期维护成本低,效率块。
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波纹管首端固定安装有管式抽风机,气体净化筒底部一体化设置有排气网,位于排气网上部投放有活性炭填料,位于活性炭填料上方投放有空气滤芯筒,管式抽风机与市电或太阳能发电进行电连接,并且设置与其匹配的控制开关,管式抽风机工作通过波纹管将垃圾收集箱内的异味和水蒸气进行抽排出,并且经过空气滤芯筒和活性炭填料进行过滤和净化空气质量,在进行排出,降低对空气质量的危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0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