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结构的保温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8768.2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江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56;E04B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结构 保温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结构的保温构造,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框架柱、固定在框架柱之间的外墙体、与外墙体平行设置且与框架柱固定的内墙体、设置在外墙体与内墙体之间的保温复合板、用于提高外墙体与框架柱之间的第一加固组件、用于提高内墙体与框架柱连接强度的第二加固组件以及用于提高保温复合板与框架柱之间连接强度的第三加固组件,所述框架柱靠近室外的侧面与所述外墙体靠近室外的一侧齐平,所述框架柱靠近室内的一侧与所述内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齐平。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外墙体与框架柱、内墙体与框架柱以及保温复合板与框架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框架结构的保温构造。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是由许多梁和柱共同组成的框架来承受房屋全部载荷的结构,高层的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厂房,砖墙承重已不能适应荷重较大的要求,往往采用框架作为承重结构。为了减轻框架荷重,应尽量采用轻质墙,如用泡沫混凝土砌块或者空心砖砌筑,砌在框架内的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除了负担本身自重外,不承受其它荷重。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和能源问题,建筑耗能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壁垒,保温墙是随之兴起的一种节能建筑,保温墙能够防止建筑的外墙由于温差的变化而造成破坏。
公告号为CN2017784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适用于框架结构的保温墙体系,由外叶墙、夹芯层、内叶墙组成,保温墙体系布置于框架柱之间,当框架柱两侧都有保温墙体系时,两侧的夹芯层从房间内部一侧绕过框架柱相连接并包裹夹芯层,夹芯层可以填充保温材料,避免热量直接通过框架柱或者经内隔墙通过框架柱在室内外之间传导,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通过在夹芯层处填充保温材料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但是外叶墙与框架柱之间、内叶墙与框架柱之间以及夹芯层与框架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低,不利于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结构的保温构造,通过提高外墙体与框架柱、内墙体与框架柱以及保温复合板与框架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框架结构的保温构造,包括竖直设置的框架柱、固定在框架柱之间的外墙体、与外墙体平行设置且与框架柱固定的内墙体、设置在外墙体与内墙体之间的保温复合板、用于提高外墙体与框架柱之间的第一加固组件、用于提高内墙体与框架柱连接强度的第二加固组件以及用于提高保温复合板与框架柱之间连接强度的第三加固组件,所述框架柱靠近室外的侧面与所述外墙体靠近室外的一侧齐平,所述框架柱靠近室内的一侧与所述内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造该保温构造时,先将框架结构建成,在框架柱之间固定保温复合板,然后在保温复合板靠近室外的一侧堆砌外墙体,靠近室内的一侧堆砌内墙体,保温复合板设置在内墙体与外墙体之间,能够有效避免室外与室内热量扩散,提高保温性能。设置的第一加固组件、第二加固组件以及第三加固组件,分别增强外墙体、内墙体以及保温复合板和框架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开设在框架柱靠近外墙体侧壁上的第一凹槽以及分别固定在外墙体两侧的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框架柱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第一凸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外墙体的高度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凸条的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外墙体的侧壁与框架柱的侧壁固定,接触面积小,连接强度低,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一凸条,第一凸条的两个侧壁与第一凹槽的两个侧壁固定,外墙体与框架柱之间的接触面积大,连接强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江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江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8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座
- 下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加固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