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8364.3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4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余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陇东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3/00;F04D25/16;F04D29/66;F04D29/7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范万兴 |
地址: | 745000 甘肃省庆阳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通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通风装置,包括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内腔内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降噪箱,所述第一降噪箱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出风管内腔内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活性炭层和空调过滤网,所述出风管内腔内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吸音棉层,所述出风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器、第一降噪箱、第一风机、吸音棉层、第二降噪箱、第二风机、冷水存储箱、水泵、雾化头和温度感应器的作用,达到了通风装置降噪效果好和降温效果理想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通风装置降噪效果差和降温效果不理想,从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耗能的当今社会,人们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进行煤矿开采的矿井一般都比较深,从而导致深矿井中存在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氢气、和甲烷等多中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极易引发中毒、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因此,为了安全开矿往往需要通风装置对矿井进行通风,以便输入大量新鲜空气,稀释、排放有害气体,而现有的通风装置降噪效果差和降温效果不理想,从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煤矿井下通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通风装置,包括出风管,所述出风管内腔内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降噪箱,所述第一降噪箱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出风管内腔内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活性炭层和空调过滤网,所述出风管内腔内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吸音棉层,所述出风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内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风过滤网层,所述进风管内腔的内侧且位于通风过滤网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降噪箱,所述第二降噪箱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进风管内腔左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进风管内腔的左侧且位于PLC控制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所述进风管右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冷水存储箱,所述进风管的右侧且位于冷水存储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雾化头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冷水存储箱底部的中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吸风头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出风头连通。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位于过滤层的顶部,所述活性炭层的底部通过丙烯酸酯胶粘剂连接有空调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吸风头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出风头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内腔的左侧且位于温度感应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氧气浓度检测器,所述进风管右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氧气存储箱,所述氧气存储箱顶部的上端通过连接管道与进风管右侧的上端连通,所述连接管道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陇东学院,未经陇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83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动式有声无声自由切换鼠标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生产用装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