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虚拟导航定位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8323.4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9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郑亮;张蕾;吴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G10L15/22;A61B90/00;A61B34/20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虚拟 导航 定位 穿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虚拟导航定位穿刺器,包括穿刺针管、穿刺内芯、CT扫描设备和显示设备,穿刺针管为中空结构,穿刺内芯滑动设置在穿刺针管内;其特征在于:穿刺内芯包括内芯本体、定位装置和超声探头,定位装置和超声探头用于连接在内芯本体的前端,定位装置和超声探头均能够拆卸并相互替换;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壳体、位置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定位壳体前端设置针尖,位置传感器和通信模块设置在定位壳体内,位置传感器通过通信模块与CT扫描设备连接,显示设备与CT扫描设备连接;定位装置在穿刺到目标区域后退出并替换为超声探头。本实用新型能够生成实时动态三维虚拟导航图像,可以更加准确高效的到达目标区域,提高穿刺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T穿刺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三维虚拟导航定位穿刺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穿刺活检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肿瘤选择何种治疗手段,有赖于穿刺活检获得的病理结果。目前肺部肿瘤穿刺采取CT引导的方式,对病变区域进行CT扫描,确认肿瘤的位置后,设计穿刺到肿瘤的路径和穿刺到肿瘤的部位。肺的穿刺活检是在一定的动态规律下完成,类似射击打靶,而肺部肿瘤是移动靶。一般认为肺是最复杂的穿刺活检部位,目前临床使用的穿刺活检针(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肺组织被胸廓(包括锁骨、肋骨、肩胛骨等)包裹,当垂直于肿瘤中心的最佳穿刺路径被骨性结构遮挡,穿刺定位就会遇到很大困难,导致穿刺成功率降低。2、在呼吸过程中肿瘤会随着肺组织的起伏而活动,位置并不固定。尽管穿刺操作时会让患者屏气,但患者很难长时间维持屏气,屏气的幅度也会有改变,穿刺引起的不适感也会降低患者的配合度,事先设定的穿刺路径就会出现误差。3、肺组织深部的肿瘤,如果临近心脏和大血管部位,心脏大血管跳动会传导引起肿瘤在一定幅度内活动,CT只能扫描到其中某一个时刻的位置,根据CT定位事先设定的穿刺路径也会出现误差。4、胸腔内心脏、大血管、肺均为重要器官,肺部穿刺活检过程中误损伤而出现并发症的种类远远多于其它部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维虚拟导航定位穿刺器,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生成实时动态三维虚拟导航图像,可以更加准确高效的到达目标区域,提高穿刺成功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三维虚拟导航定位穿刺器,包括穿刺针管、穿刺内芯、CT扫描设备和显示设备,所述穿刺针管为中空结构,所述穿刺内芯滑动设置在穿刺针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内芯包括内芯本体、定位装置和超声探头,所述定位装置和超声探头用于连接在所述内芯本体的前端,定位装置和超声探头均能够拆卸并相互替换;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壳体、位置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所述定位壳体前端设置针尖,位置传感器和通信模块设置在定位壳体内,位置传感器通过通信模块与显示设备连接,位置传感器将针尖的位置信息实时发送给显示设备,由显示设备内的处理器处理位置信息并在虚拟三维图像上形成路径;所述显示设备与CT扫描设备连接,CT扫描设备通过扫描构建出虚拟三维图像并通过显示设备显示出来,操作者根据虚拟三维图像设计穿刺路径,并将路径形成标记线,构建出形成虚拟实时动态三维图像;所述定位装置在穿刺到目标区域后退出并替换为超声探头,超声探头通过超声对目标区域进一步精确定位,以便于设计穿刺角度以避开血管或重要脏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刺针管上套设有可滑动的自锁式定位支撑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8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灸盒
- 下一篇:一种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