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8175.6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2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腾;李磊;罗小龙;原晓斌;柴丙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管,包括收集管本体(1)及排水槽(2),排水槽是截面为V形的长条状槽体结构,收集管本体的下端设有导流开口,排水槽沿收集管本体的轴向设置在收集管本体内,且排水槽的底部通过导流开口延伸到收集管本体的外部;排水槽的顶部两端分别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导流板(21),排水槽通过导流板固定卡置在收集管本体内;导流板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导流孔(22),雨水通过导流开口经导流孔进入收集管本体和排水槽内。本实用新型能在厂家一次加工成型,安装便利,减少安装人工,降低质量风险,较常规雨水收集管,无需外包透水土工布,确保雨水的导流的同时可以过滤杂物及泥沙,且质量可靠,有利于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管。
背景技术
城市快速发展,建筑增多,路面硬化,地面不透水面积逐年增加,使得雨水不能及时下渗补充地下水,遇到大雨时还易形成城市内涝,所以全国大力提倡海绵城市的建设,透水铺装也得到大量应用。现有技术的透水铺装分为直渗型和导渗型。导渗型透水铺装透水层中需采用雨水收集管或混凝土排水沟槽进行雨水导流。常规雨水收集管主要为开孔PE管外包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可以过滤泥沙及杂物,但是外包透水土工布需要现场加工,存在包裹不严密、易脱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管,确保雨水的导流,能一次加工成型,且安装简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雨水收集管,包括收集管本体及排水槽,排水槽是截面为V形的长条状槽体结构,收集管本体的下端设有导流开口,排水槽沿收集管本体的轴向设置在收集管本体内,且排水槽的底部通过导流开口延伸到收集管本体的外部;排水槽的顶部两端分别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导流板,排水槽通过导流板固定卡置在收集管本体内;导流板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导流孔,雨水通过导流开口经导流孔进入收集管本体和排水槽内。
所述的排水槽的外壁上间隔设有若干块肋板,肋板垂直连接在导流板的底部,排水槽的两侧通过若干块肋板卡置在收集管本体的导流开口处。
所述的肋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且肋板底部的弧形结构与收集管本体的导流开口相匹配,使弧形结构与收集管本体形成圆环形结构。
所述的肋板与导流孔交错设置。
所述的收集管本体、排水槽、导流板和肋板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能在厂家一次加工成型,安装便利,减少安装人工,降低质量风险,较常规雨水收集管,无需外包透水土工布,确保雨水的导流的同时可以过滤杂物及泥沙,且质量可靠,有利于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管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管中排水槽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管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收集管本体,2排水槽,21导流板,22导流孔,23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一种雨水收集管,包括收集管本体1及排水槽2,排水槽2是截面为V形的长条状槽体结构,收集管本体1的下端设有导流开口,排水槽2沿收集管本体1的轴向设置在收集管本体1内,且排水槽2的底部通过导流开口延伸到收集管本体1的外部;请参见附图2,排水槽2的顶部两端分别向外侧水平延伸形成导流板21,排水槽2通过导流板21固定卡置在收集管本体1内;导流板21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导流孔22,雨水通过导流开口经导流孔22进入收集管本体1和排水槽2内,达到收集雨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8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筒状拉压扭型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隔热平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