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流量高速开关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7231.4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4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闵剑青;徐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4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万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4 | 代理人: | 丁海华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高速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流量高速开关阀,它包括导阀,导阀设有导阀阀芯,导阀经导阀阀芯从左至右依次分隔成伺服螺旋槽、第一导阀油腔、第二导阀油腔、第三导阀油腔和第四导阀油腔,导阀阀芯的右伸出端连接有拔杆,拔杆上方设置有旋转电磁铁;所述的第一导阀油腔连接有第一回油口,第二导阀油腔连接有进油口,第三导阀油腔连接有第二回油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锥阀的结构和油路,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通流能力和应速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其次本实用新型还可减小锥阀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撞击,降低了噪音,延长了锥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液体流量控制阀,具体涉及一种大流量高速开关阀。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其中各种高性能液压件被列入关键机械基础零部件类,所以加大高端液压件的研究开发力度完全符合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液压控制系统中,高速开关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对高速开关阀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液压高速开关阀普遍还存在大流量和高频响之间的矛盾,从而无法满足大功率和高精度液压系统的要求;再者,锥阀是液压系统中重要元件之一,它具有密封性好、通流能力强、响应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但在锥阀工作的动态关闭过程中,阀芯容易与阀座发生反复冲击,而接触应力往往具有周期性,会引起疲劳破坏、点蚀或表面脱落,进而造成锥阀结构密封的不可靠甚至导致密封完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高速开关阀。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锥阀的结构和油路,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通流能力和响应速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其次本实用新型还可减小锥阀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撞击,降低了噪音,延长了锥阀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大流量高速开关阀,包括导阀,导阀设有导阀阀芯,导阀经导阀阀芯从左至右依次分隔成伺服螺旋槽、第一导阀油腔、第二导阀油腔、第三导阀油腔和第四导阀油腔,导阀阀芯的右伸出端连接有拔杆,拔杆上方设置有旋转电磁铁;所述的第一导阀油腔连接有第一回油口,第二导阀油腔连接有进油口,第三导阀油腔连接有第二回油口,包括锥阀,锥阀包括阀体,阀体上方设置有导控油口A和导控油口B,导控油口A与第二导阀油腔连接,导控油口B与第三导阀油腔连接,阀体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弹簧套、左端盖、阀座和右端盖;阀体内部设有锥阀阀芯,锥阀阀芯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弹簧座、阀套、锥形台和油膜阻尼器;所述的弹簧套和弹簧座之间形成弹簧腔,左端盖和阀套之间形成第一进油腔,阀套和阀座之间形成第一锥阀油腔,阀座和油膜阻尼器之间形成第二锥阀油腔,油膜阻尼器和右端盖之间形成第二进油腔;所述的第一进油腔上方连接导控油口A,第二进油腔上方连接导控油口B;第一锥阀油腔下方设有进油口,第二锥阀油腔下方设有出油口;所述阀套固定在锥阀阀芯上,所述的弹簧腔内设有与弹簧座固定的弹簧,阀套与锥阀阀芯相契合。
前述的大流量高速开关阀中,所述的右端盖的右端对称设有调整螺钉。
前述的大流量高速开关阀中,右端盖内部嵌设有右活塞,左端盖内部嵌设有左活塞,右活塞和左活塞分别与锥阀阀芯的右端和左端相固定。
前述的大流量高速开关阀中,油膜阻尼器从左至右依次包括第一油膜板、第二油膜板和第三油膜板,第一油膜板和第二油膜板设置在锥阀阀芯上,第三油膜板与阀体相固定。
前述的大流量高速开关阀中,第一油膜板、第二油膜板和第三油膜板三者之间均设有油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未经浙江树人学院(浙江树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7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喇叭主磁副磁组装一体机
- 下一篇:气压传动部件实验模型